首页> 中文学位 >论劳务派遣中劳动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
【6h】

论劳务派遣中劳动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一、劳务派遣法律制度的基本理论

(一)劳务派遣的含义与特征

(二)对劳务派遣中法律关系的分析

二、我国劳务派遣中劳动者权益保护现状及法律制度存在的

(一)我国劳务派遣中劳动者权益保护的现状

(二)我国劳务派遣中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法律制度规定

(三)我国劳务派遣中劳动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三、国外保护被派遣劳动者权益法律制度的立法借鉴

(一)德、日、美等国家保护被派遣劳动者权益的法律制度

(二)国外保护被派遣劳动者权益的制度设计对我国的启示

四、完善劳务派遣中劳动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的措施

(一)完善派遣机构的市场准入与监管机制

(二)限制劳务派遣的规模,明确劳务派遣的适用范围及期限

(三)明确不当派遣的情形并立法予以禁止

(四)完善实现劳动者同工同酬的相关制度

(五)明确雇主责任的配置,合理划分单位承担的法律责任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劳务派遣作为新型的用工方式开始在我国发展起来。但这一用工方式在广泛适用过程中造成了劳动关系的不稳定,给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带来很大的困难。为此,我国2007年颁布的《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用工方式以专章加以规范,针对当时劳务派遣市场中存在的劳动关系的签订主体不明确、用人单位与用工单位义务缺乏区分、派遣机构鱼龙混杂以及存在不当派遣方式等等问题,针对性的制定了包括明确派遣机构为劳动合同签订主体、派遣机构必须为公司制并否定不当派遣方式等相关的法律规定;此外,还规定了责任承担上的连带责任制度,以期能够规范劳务派遣劳动力市场。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派遣制用工普遍化的问题。
  基于此,我国在2012年通过了《劳动合同法修正案》建立起了派遣机构设立行政许可制度、劳务派遣用工量需控制在一定比例之下等多个制度规定,期望能够进一步改善劳务派遣市场的用工环境,保护劳动者权利。为进一步遏制劳务派遣市场的突出问题,配合《劳动合同法修正案》的顺利实施,我国又先后制定了《劳务派遣暂行规定》、《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实施办法》等行政法规,细化了派遣机构设立的基本要求,也明确了各企业适用劳务派遣的比例限制。但尽管如此,由于劳务派遣涉及三方法律关系,各方关系较为复杂,我国理论界依然未对各方关系的性质形成统一意见,法律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对派遣用工适用范围与数量限制规定过于宽泛、用人单位与用工单位责任分配不明确,劳动者维权困难等问题。要完善这一用工制度,法律应首先明确各方法律关系的性质,区分用人与用工单位应承担的责任范围,保证劳动者维权对象明确。另外,针对用人单位责任承担能力不足的问题,法律应当设置派遣机构备用金制度并要求派遣机构实缴注册资本金。而面对劳务派遣制用工泛滥的问题,法律应通过列举禁止适用派遣员工的行业及限制派遣制员工劳动期限的方式加以遏制。另外,同工不同酬也是社会普遍关心的一大问题,造成同工不同酬的一大原因正是派遣用工方式的常态化,因此,归根到底还应当通过完善劳务派遣法律制度来规范劳务派遣,使这一制度真正成为补充性的用工方式而发挥其最大效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