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有定性的认知研究:以“吃食堂”为例
【6h】

有定性的认知研究:以“吃食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The Purpose and the Approach of the Study

1.3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1.4 Thesis Structure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2 The Semantic Components of Definiteness

2.3 The Studies of Definiteness Abroad

2.4 Definiteness Studies in Chinese

2.5 The Studies on Definiteness Continuum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The Construal

3.2 Instantiation and Elaboration

3.3 Definiteness in Cognitive Aspect

Chapter Four Definiteness:The Case of Chi Shitang and Beyond

4.1 The Elaboration and Instantiation of Chi Shitang

4.2 The Comparison of the Expressions in Chinese with Those in English

4.3 Definiteness: the Semantic Exploration of the Elaborative and Instantiative Constructions of Chi Shitang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Findings

5.2 Limitation of the Study and Proposal for Further Study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本研究立足一个特殊的语言现象和相关语料,从认知语法角度研究了有定性。
  学界对“吃食堂”类结构的生成机制已进行了大量研究,而对诸如“吃前门的全聚德”、“吃勺园七号楼餐厅”这样的表达能否成立的研究尚少。在既有的为数不多的研究里,某些学者认为这些表达在特定语境里能够成立;有些学者则持相反观点。可见,这个问题还有争议。此外,这个问题只是在研究其他问题时被略带提及并没有进行过重点研究。这些说明急需进一步研究来弄清楚该问题。
  本文先从认知语法出发,立足该方法对名词和识解的研究,论证这些表达是成立的。为达成该结论,本文首先介绍了“吃食堂”的细化结构如“吃学校食堂”并探索了它们生成的原因。然后通过逐步推导这些细化结构里名词所指范围的变化,本文得出了“吃食堂”里可以出现例子概念。识解上,细化结构可在增加基础结构里名词详略度上生成。而例示结构可通过将焦点聚焦在实例概念上生成。识解提供了生成这些细化和例示结构的认知基础,表达精细化是促成他们生成的语用动因。
  本研究的另外一个重要目标是致力于探究“吃食堂”类结构与相关细化、例示结构里名词的有定性语义内涵。有定性的研究成果丰硕。在国外,最初的研究始于有定描述语的哲学探讨。现代语言学家也进行了大量的有关有定性的研究。语言学关于有定性研究始于定冠词the的功能探究。研究深入,语言学家尝试找出有定性的语义内涵和语用特征,有定性的熟稔性和可辨认性假设被相继提出。国内有定性研究晚于英语方面研究。相关研究将有定性与指称、词序、数量范畴联系起来,成果也颇为丰富。但是从认知角度探究有定性的研究尚少。任何语言现象的研究不能不考虑研究对象的认知特征。并且,研究有定性实际上是研究语言表达式所指的有定或不定特点。本研究是对有定性进行的认知方面研究,意在弥补从认知角度研究有定性偏少的缺憾。
  该研究不是关于有定性的纯理论研究,而是立足于“吃食堂”与其相关例示和细化结构,研究其中名词的有定性特征。研究将涉及到认知语法关于有定性的观点。研究有以下三点发现:第一,食堂的次类概念如“学校食堂”尽管表达属性意义,并不是无定的。比较而言,次类所指在一定范围内也是可以识别的,所以是弱有定;第二,名词有定性特征受识解影响。从“吃食堂”到其细化结构再到其例示结构的变化一方面显示有定性的变化,而另一方面该变化受制于识解影响,从该意义上我们做上述论断。第三,从“吃食堂”到其细化结构再到例示结构,其中有一个有定性连续体,其中名词有定性呈上升趋势。类型概念完全无定,实例概念有定性最高,其他概念如所有格表达的概念的有定性程度位于其中。

著录项

  • 作者

    任俊舒;

  •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

  • 授予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
  • 学科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吴炳章;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H319.35;
  • 关键词

    认知语法; 表达精细化; 语用动因;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