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土地流转视角下青海省海东农业区小城镇发展研究
【6h】

土地流转视角下青海省海东农业区小城镇发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和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和不足之处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1.6 相关理论概述

2.农业区土地流转与小城镇

2.1 土地流转与农业小城镇的概念

2.2 农业区土地流转和小城镇的关系

2.3 结论

3.海东农业区土地流转与小城镇发展现状及关系分析

3.1 海东市农业区土地流转现状

3.2 青海省海东市农业区小城镇发展现状

3.3 青海海东农业区土地流转与小城镇发展的关系

3.4 案例分析—以海东市乐都区碾伯镇、化隆县群科镇为例

3.5 结论

4.土地流转视角下青海海东农业区小城镇发展遇到的问题

4.1 土地流转的制度缺陷对海东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

4.2 农业区小城镇与土地流转的配套衔接工作不足

5.国内外经验对青海海东农业区发展小城镇的启示

5.1 国外发展小城镇的经验与启示

5.2 国内发展小城镇的经验与启示

5.3启示与借鉴

6.通过土地流转促进海东农业区小城镇发展的对策

6.1 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6.2 改进农业区小城镇的发展方式

6.3 农业区小城镇要做好与农业现代化的配套衔接工作

6.4 增强小城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6.5 加强农业区小城镇的信息化建设

7.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背景下,农业区土地流转和小城镇发展的联系愈发紧密。通过农村土地流转可以集中耕地,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一定物质基础。在发展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产生了对大型农机、育种、农产品交易、农村金融服务等相关行业的大量需求,同时,也带动了农业观光旅游、特色农产品加工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这些行业最合适的落脚点就是作为农村地区服务中心的小城镇。农业现代化为农业区小城镇的发展创造出了更大的空间,小城镇的产业发展动力将更加强劲,小城镇的不断发展使其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体系将不断得到完善,从而增加了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这将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推进工作。所以,统筹好土地流转与农业区小城镇发展二者的关系,才能形成相互促进的发展局面。
  关于土地流转视角下海东农业区小城镇发展的研究,论文首先对青海海东农业区土地流转与小城镇的现状进行了描述,以“规模集聚效应”、“增长极”、“农业型小城镇”等理论为指导,以地方统计年鉴和政府网站发布的数据为主要资料,对二者发展关系进行了定性分析,然后以乐都区与化隆县两地区的小城镇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海东市土地流转与农业区小城镇的发展二者关联度和互动性不够强。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海东农业区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方面,土地流转的制度缺陷对海东市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产生了阻力,从而导致了海东市农业区小城镇的发展动力不足;另一方面,随着海东市农业区土地流转推进工作不断深化,小城镇没能做好与之配套衔接工作,城镇和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滞后、地方政府职能缺失、资金投入有限等一些因素困扰着海东市农业区土地流转的推进工作。通过向国内外发展农业型小城镇的经验进行借鉴,论文总结出值得借鉴的地方有土地产权制度、城镇发展机制、培育特色产业等方面。在充分考虑到海东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后,论文提出了通过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继而带动农业区小城镇的相关对策:海东市应从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制度、改进小城镇发展方式、农业区小城镇做好与农业现代化的配套衔接工作、优化产业布局与加强小城镇的信息化建设这几个方面进行改善,从而为海东农业区土地流转推进工作与小城镇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形成二者相互促进的可持续发展局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