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RPD方法在Cl+H态态反应散射中的应用
【6h】

RPD方法在Cl+H态态反应散射中的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RPD方法在Cl+H2态态反应散射中的应用

Ⅰ.引言

Ⅱ.理论与方法

1.TDWP基矢展开

2.波包传播

3.分离变量表象

4.格点边界的光学吸收势

5.与能量有关的反应几率流的提取

6.Vp光学吸收势

7.坐标变换

8.源项转换法

9波函数在产物道中的传播

Ⅲ.计算结果与分析

1.参数的调试

2.结果与讨论

3.结论

附图表

附录Ⅰ

附录Ⅱ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RPD(Reactant-Product Decoupling)方法,通过分离产物道和反应物道的波包传播,在计算态态反应几率时,相对于单纯的量子含时波包法,有效的降低了计算量.该方法已经成功应用于H+HH和H+DH体系.该文利用此方法对Cl+HH(J=0)体系进行了态态反应几率的计算,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与总反应几率相比,态态反应几率对势能面更加敏感.这表现在对Vp吸收势参数的调试中.当Vp有一个小的改动时,总反应几率几乎没有什么改变,但态态几率却又较为明显的变化.计算结果还表明,与总反应几率相比,态态反应几率随能量的变化,有更加明显的起伏变化.另外我们发现,一般情况下,产物转动量子数越大,则该转动态第一次有极大值时的能量值越大;产物态转动量子数主要集中在0到10之间.通过对Cl+HH体系的计算,充分证明了RPD方法在计算态态反应几率时的有效性.有必要将该方法应用于更多的、尤其是三原子以上体系.

著录项

  • 作者

    张经峰;

  •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
  • 学科 原子与分子物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张怿慈;
  • 年度 200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碰撞与散射;
  • 关键词

    RPD方法; 态态反应几率;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