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育性质研究
【6h】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育性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独创声明

一、语文教育性质研究回顾

(一)从1903年语文学科独立设科到20年代中期,关于语文教育性质的典型观点是“实用性”说和“应用性”说

(二)20世纪20年代中期至1948年期间,关于语文教育性质的典型观点是语文教育“训练”说

(三)新中国成立以后,关于语文教育性质的典型观点是“工具”说

(四)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关于语文教育性质的典型观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辨证统一”说

二、语文教育性质的定位对语文教学实践的影响

(一)“实用性”说和“应用性”说打破了“学而优则仕”、“技艺为末”的腐朽思想,在更新语文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

(二)“训练”说把语文作为形式训练的手段,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工具”说在坚持培养学生能力、开发智力和传授知识的同时逐渐走向唯科学主义

(四)“工具性和人文性辨证统一”说在坚持语文教学科学化走向的同时,重视语文教学的人文内涵,把教学过程变成了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三、启示——对语文教育性质的认识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一)“语文教育”是一个发展的概念

1.“语文”的沿革和内涵的演变

2.“语文教育”的演变

(二)影响语文教育性质认识的因索分析

1.政治变化的影响

2.经济发展的影响

3.文化发展的影响

4.人的认识能力发展的影响

(三)方法论反思

四、当前语文教育性质研究分析

(一)“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坚持了语文教育的科学取向

(二)“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了语文教育的人文取向

(三)“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坚持了语文教育的综合取向

五、对未来语文教育性质研究的预测和展望

(一)仍然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二)有关注语文教育性质转向关注语文教育目的

(三)从语文教育本体论中求得突破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该文在研究中根据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历史的、辨证联系的观点和方法,纵向考察了语文教育性质观的嬗变历程,横向分析了影响语文教育性质研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人的认识能力等诸因素.最大的理论收获在于看到了

著录项

  • 作者

    单体刚;

  •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
  • 学科 学科教学·语文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潘庆玉;
  • 年度 200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汉语语文;
  • 关键词

    新课程; 语文; 教育性质;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