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房颤大鼠心房肌细胞膜超速延迟整流钾通道KV1.5蛋白和mRNA的表达及结构研究
【6h】

房颤大鼠心房肌细胞膜超速延迟整流钾通道KV1.5蛋白和mRNA的表达及结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1章 前 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技术路线图

2.2 实验动物

2.3 实验材料

2.4 实验方法

第3章 实验结果

3.1 心电图检查结果:

3.2 RNA检测结果:

3.3 目的基因扩增片段DNA电泳结果:

3.4 目的基因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3.5 大鼠心房肌组织标本目的基因灰度值和免疫组化光密度值检测结果:

3.6 标本组织切片染色结果:

第4章 讨 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一 大鼠心房肌细胞膜超速延迟整流钾通道KV1.5通道蛋白cDNA碱基序列

附录二 大鼠β-actin蛋白cDNA碱基序列

附录三 对照组和实验组大鼠心房肌免疫组化染色图片

附录四 对照组和实验组大鼠心房肌组织病理切片

综述: 房颤发病机制探讨

一心房解剖结构

二 心房肌细胞电生理

三 心律失常发生机制

四 房颤的发病机制

五 小结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检测房颤大鼠心房肌细胞膜上超速延迟整流钾离子通道KV1.5蛋白及mRNA的表达变化,探讨两者变化的相关性及相应通道蛋白改变在房颤时心肌电重构中的意义,进一步阐述心房肌心肌电重构在房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同时制作大鼠心房肌组织切片,观察其形态结构,探讨心房结构重构在房颤发生和维持中的作用及意义。
  方法:取SD实验大鼠25只,雄性13只,雌性12只,平均体重217.64±7.02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5只,对照组10只。实验组于尾静脉按0.1mL/100g注射混合药物(内含CaCl210 mg/mL,Ach66μg/mL),每天1次,共1周进行房颤造模;对照组按同样方法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分别于实验前及1周后行心电图检查并记录,按房颤组和对照组进行标记。1周后处死所有大鼠,各取心房组织约50 mg。用裂解液RZ试剂匀浆提取标本总RNA后,行电泳对其进行质量分析及紫外光分光光度仪测定分析其纯度和浓度。RT-PCR扩增目的基因,测定各标本DNA含量从而分析相应 mRNA的表达情况;余心房组织放入已标记含足量20%甲醛液体瓶中浸泡固定,常规梯度酒精脱水,正丁醇浸泡,二甲苯透明处理后石蜡包埋用于免疫组化染色及切片标本制作,检测其KV1.5蛋白表达及组织形态结构变化。
  结果:①大鼠尾静脉注射乙酰胆碱和氯化钙混合液后,出现典型的心房颤动:心电图示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不一的小“f”波,心律绝对不齐,R-R间期不等。②房颤组大鼠KV1.5 mRNA平均含量相对比值为:0.613±0.040;对照组为:0.848±0.036,两组数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t=13.777, p<0.01)。③房颤组大鼠KV1.5免疫组化蛋白平均光密度值为:0.0896±0.0048;对照组为:0.1109±0.0033,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t=11.047,p<0.01)。④两组大鼠心房肌组织切片比较:对照组大鼠心房组织标本切片显示心外膜不厚,心肌纤维清晰,无肌凝、肌溶,心肌细胞间质间隙略增宽,心内膜未见异常;实验组大鼠心肌出现不同程度的心肌断裂、肌溶、心肌肥大、炎性细胞浸润、灶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等病理性改变。
  结论:①房颤大鼠心房肌细胞膜超速延迟整流钾通道KV1.5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下降,两者的变化方向一致。该改变可能是机体的一种代偿性保护机制,使动作电位时程有效不应期延长,抑制房颤折返形成。②房颤大鼠心房肌结构重构明显。该改变为房颤所致心房肌缺血缺氧的结果,降低其代偿储备功能,使心房肌组织结构损伤从代偿转入失代偿,从生理性适应转为病理性改变,最终导致心房结构的不可逆性损伤并渐至结构重构。③房颤可导致心房结构重构,而心房结构重构又使其相应功能减低、失代偿甚至丧失,房颤又易于发生和维持。因损伤因素的诱导致结构和功能相互作用并最终加重心房结构损伤,不利于其结构的恢复进而出现严重的心肌电紊乱。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