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潍坊学院贫困大学生心理状况与教育对策思考
【6h】

潍坊学院贫困大学生心理状况与教育对策思考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1引言

2文献综述

2.1贫困大学生的概念界定

2.2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含义和标准

2.2.1心理健康的涵义

2.2.2心理健康的标准

3问题的提出

3.1问题的提出

3.2研究目的

3.3研究对象

3.4研究工具

3.4.1症状自评量表

3.4.2研究程序

4研究结果

4.1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总体情况比较

4.2贫困大学生中不同群体心理健康水平比较

5分析与讨论

5.1对贫困大学生中不同群体心理健康的分析

5.2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几个重要因子的分析

5.3对贫困大学生存在的不良心理问题和成因分析

6改善潍坊学院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教育对策思考

6.1基本经济资助与学校环境育人相结合

6.2鼓励勤工助学与培养自尊意识相结合

6.3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性与针对性相结合

6.4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6.5外部引导与自我调适相结合

6.6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和网络教育相结合

6.7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贫困大学生作为校园中的弱势群体,受到了全社会越来越多的关心.国务院办公厅和教育部、财政部的有关司局相继研究制订了一系列资助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政策和措施,各高校也加大了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力度,逐步形成了以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基金、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体的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体系.同时,社会各界也纷纷对贫困大学生捐款捐物,以支持他们顺利完成学业.然而,仅仅对贫困大学生施以物质帮助还远远不够,他们的内心世界更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和关爱.当前贫困大学生因学习、就业、经济和情感等方面压力增大而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将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本研究利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旨在获得潍坊学院贫困大学生群体的基本心理数据资料,对其心理健康状况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估计,以采取有效的方法与措施,帮助贫困大学生正确认识贫困问题,全面了解和评价自己.从而建立自尊、自强、自信的理念,主动地与别人交往,积极地融入集体,提高学习效率,全面开发自己的心理潜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本研究主要采用L.Derogatis 1975年编制,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王征宇1984年修订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量表)作为测试工具.采用比较法,比较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和贫困大学生中不同群体心理健康水平,包括男女贫困大学生之间的心理健康水平、文理科贫困大学生之间的心理健康水平、城乡贫困大学生之间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同年级贫困大学生之间的心理健康水平. 研究结果表明,贫困大学生在SCL-90量表中的各项因子的均值及标准差均高于非贫困大学生,在人际敏感、抑郁、精神病性和总均分上,差异达到非常显著的水平;在强迫、焦虑和偏执因子上,差异达到较显著水平;在恐怖和其他因子方面贫困大学生问题多于非贫困大学生,并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在贫困大学生中女生的心理问题多于男生,尤其是在恐怖因子上有显著差异;文科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多于理工科贫困大学生:来自城市的贫困大学生在心理问题方面多于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各年级贫困大学生在心理健康各项因子上无显著差异.针对贫困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思考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和改善潍坊学院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教育对策.成因:一是家庭环境因素;二是个人认知偏差因素,包括对自身个体的认知偏差产生性格的变异和对社会的认知偏差使贫困大学生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两个方面;三是社会环境影响因素,包括落后的文化和教育背景、巨大的经济负担、经济文化、学校毕业分配制度改革四个方面的影响因素.教育对策:要做到七个结合,即基本经济资助与学校环境育人相结合、鼓励勤工助学与培养自尊意识相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性与针对性相结合、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外部引导与自我调适相结合、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和网络教育相结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