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学生心理问题针对性教育研究
【6h】

大学生心理问题针对性教育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独创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摘要

引言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一)心理与心理健康

1、心理

2、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标准

3、心理问题及心理问题的产生机制

4、心理健康教育

(二)思想与思想政治教育

1、思想和思想问题

2、思想品德形成发展机制和规律

3、思想政治教育

(三)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四)小结

二、当前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当前大学生心理、思想状况综述

1、当前大学生心理、思想状况的主流

2、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

(二)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及特点

1、学业问题

2、人际交往问题

3、贫困问题

4、自我意识问题

5、情感问题

6、毕业与就业问题

7、网络问题

(三)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1、社会环境的变迁

2、家庭教育因素

3、学校教育因素

4、个体心理发展因素

三、针对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遵循的原则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二)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三)调适性教育与发展性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四)个体教育与群体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五)情与理相结合的原则

四、针对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涵盖的内容

(一)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

(二)社会实践和社会责任感教育

(三)挫折教育和适应性教育

(四)人际和谐教育

(五)学业和就业教育

(六)自我意识教育

小结

结束语

注释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目渐成为大学生群体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作为培养大学生成才的有效方式之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自然要承担起调适大学生心理、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责任.本文从心理健康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出发,来分析当前大学生思想心理特点并探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大学生心理问题应采取的对策,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预见性和针对性. 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两者相互区别又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在功能上具有互补性.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保证,起着导向的作用.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两者的区别和联系,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预见性和针对性.我们也完全可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对心理问题的解决形成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机制. 大学生心理、思想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现实生活里个别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困惑和不适--思想上有各种矛盾和冲突,心理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异常和失衡,甚至严重心理疾病,主要表现在学业问题、人际交往问题、贫困问题、自我意识问题、情感问题、毕业与就业问题、网络问题等方面.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总的特点是矛盾性、波动性、多层次性、多元性.影响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有:社会环境的变迁、家庭教育因素、学校教育因素、个体心理发展因素等,是主客观多种因素相互交汇、相互冲突与相互融合的结果. 针对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调适性教育与发展性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个体教育与群体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情与理相结合的原则. 针对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包括: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社会实践和社会责任感教育、挫折教育和适应性教育、人际和谐教育、学业和就业教育、自我意识教育等,是一个多层次要素相互融合、相互交叉的系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