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山东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6h】

山东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前言

1.1选题依据

1.2文献综述

1.2.1后备人才界定

1.2.2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与可持续发展

1.2.3国外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简介

1.2.4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1.2.5我国及各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现状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3现状与分析

3.1山东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分析

3.1.1管理体制现状与分析

3.1.2运动员训练科学化现状与分析

3.1.3教练员现状与分析

3.2.山东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主要制约因素分析

4结论

5对策建议

6注释与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四十多年来,山东体操事业是在一代代山东体操人的努力下,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走出来的。我们向国家体操队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运动员,在国际国内赛场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好成绩,为祖国为山东赢得了无数的荣誉。在山东省体育局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山东省体操队成为我省竞技体育的重点支柱项目,取得了山东体操历史性的突破。山东体操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这已经成为历史。 曾经培养出邢傲伟、毕文静两位世界冠军的山东体操队在近些年的全运会和国内比赛中表现差强人意,在2005年第十届全运会上甚至没能进入前八名决赛。山东女队一直都是单兵作战,男队在邢傲伟和尤雅男两位老将退役之后陷入了人才断档的危机。目前山东队面临最大的困难就是优秀人才的匮乏,这说明山东竞技体操后备人才的培养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加大对竞技体操后备人才的系统研究就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本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山东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如下: 1.山东省竞技体操管理基本上还是政府管理型,形成了以省专业队为中心,以市、县两级的体操学校为基础的“一条龙”训练体制。山东省竞技体操管理体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在新的环境下面临着资金缺乏、培养方式单一、输送人才困难、山东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的激励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2.山东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教练员与运动员的配备比符合国家体育总局的标准,教练员的数量是可以满足当前需求的。我省教练员年龄在30岁-39岁阶段的人数最多,这对于我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的培养是很有益的。 3.山东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教练员的业务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高学历的教练员仍然比较少,学历的含金量不足;教练员培训的主要形式是教练员培训班,教练员参加的专业培训太少等方面。部分教练员缺乏敬业精神,工作积极性不高。原因在于教练员奖惩制度不合理、教练员应该得到的奖励得不到兑现、个别领导水平低等原因。 4.山东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训练的科学化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选材科学化水平不高;教练员对一般身体训练重视程度不够;对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只是局限于教练员来进行,心理训练科学化水平较低等方面。 5.山东省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资金来源途径单一,主要局限于国家的拨款和对运动员的收费上,自身缺乏“造血”功能,直接影响了其生存和发展。 6.学训矛盾没有彻底解决。通过成立体操学校这种“体教结合”的方式进行实践,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训矛盾,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运动员的文化教育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