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山东省国内散客旅游者空间行为研究
【6h】

山东省国内散客旅游者空间行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引言

1.1研究背景

1.1.1中国旅游产业转型

1.1.2散客旅游市场

1.2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散客旅游研究

1.2.2空间行为研究

1.3研究目的及意义

1.4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4.1技术路线

1.4.2研究方法

1.5研究主要创新点

2散客空间行为研究相关理论

2.1概念界定

2.1.1散客

2.1.2游客空间行为

2.2理论基础与研究模型

2.2.1旅游流理论

2.2.2区域合作理论

2.2.3旅游地理系统模型

2.2.4游客空间行为模式

3山东省散客旅游发展现状

3.1发展现状

3.2存在问题

4来鲁散客旅游空间行为分析

4.1数据来源

4.2旅游特征统计

4.2.1人口学特征

4.2.2获取信息的渠道

4.2.3出游交通方式

4.2.4旅游目的

4.3客源市场空间格局

4.3.1客源市场分类

4.3.2吸引半径

4.3.3距离分布

4.3.4市场集中度

4.4空间行为分析

4.4.1主要影响因素

4.4.2空间行为时序变化

4.4.3景点空间离散度与散客接待量的相关关系

4.4.4资源等级与散客接待量的关联度

4.4.5空间行为模式

5山东省国内散客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5.1加强信息网络构建

5.1.1发展旅游网络供应商中介组织

5.1.2加强地市间旅游信息的沟通与共享

5.2制定针对性宣传促销策略

5.3完善旅游交通线路系统设计

5.4加强区域合作

5.5优化旅游产品结构

5.5.1开发短期旅游产品

5.5.2培育高等级和特色旅游景点

5.6构建散客服务体系

6结语

6.1主要结论

6.2研究展望与不足

附录:山东省国内散客旅游者空间行为研究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参加课题目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中国旅游业已经进入转型期,散客旅游蓬勃发展。山东省作为旅游大省,散客旅游者的数量占山东省国内旅游者的比例已达到60%以上,在中国旅游业转型的大背景下,结合山东省旅游业发展的现状,研究散客旅游势在必然。散客旅游的发展必然以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而优化旅游空间结构和合理规划布局旅游空间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工具。对游客空间行为研究的目的就在于指导旅游地的旅游空间结构规划。因此,本文在大量资料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以旅游空间行为模式理论、旅游流理论、旅游地理系统理论和区域合作理论为指导,对山东省国内敞客旅游者空间行为特征和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 论文首先分析了散客、旅游空间行为的概念及特点,界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然后分析了国内外关于散客和旅游者空间行为的研究文献,总结了国内外对于两者的研究成果、不足和所处的研究阶段。 详细介绍了旅游空间行为模式理论、旅游流理论、旅游地理系统理论和区域合作理论,以期对本文的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再分析山东省旅游资源、散客接待总量、来鲁散客表现出的人口学特征、获取信息渠道、来鲁交通方式、来鲁旅游目的等方面的现状,找出山东省发展散客旅游的问题所在。 论文的主体部分,针对问题,从客源市场分类、客源吸引半径、距离分布、集中度分析四个角度分析得出了山东省散客客源市场的特征。从影响目的地内空间行为的因素、来鲁散客空间行为随时间变化规律、景点空间离散度与散客接待量的关系、旅游资源等级与散客接待量的关系四个方面分析总结了来鲁散客在山东省内表现出的空间行为特征。 最后,总结出来鲁散客旅游者的四种旅游空间行为模式,得出本文的重要结论。针对山东省散客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来鲁散客表现出的空间行为特征,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建议加强旅游信息网络建设、有针对性的制定宣传促销策略、加强交通线路系统建设、加强区域合作,发展板块旅游、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构建散客服务体系。 本文的创新性主要表现在: (1)通过总结分析国内外对散客旅游者和旅游空间行为研究的相关成果,尝试性对散客旅游者和旅游空间行为的基础理论进行归纳; (2)在原有关于散客和旅游空间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上,从客源市场,旅游目的地空间行为、旅行方式三个方面分析了来鲁散客旅游者的空间行为特征,得出相应的结论; (3)在优化山东省散客旅游发展对方面,提出了发展旅游网络供应商中介组织措施,构建了区域旅游合作模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