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解读张爱玲小说中女性的服饰描写
【6h】

解读张爱玲小说中女性的服饰描写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 言

第一章 张爱玲服饰情结形成原因

第一节 怀旧意识

第二节 现代启蒙

第三节 环境压抑

第四节 心理补偿

第二章 服饰描绘与女性人物形象塑造的关系探究

第一节 烘托人物心理

第二节 揭示人物性格

第三节 凸显人物命运

第三章 张爱玲的服饰美学观

第一节 服饰之美的内在诉求

第二节 服饰之变的审美内涵

第三节 服饰蕴含的生命哲理

结 语

注 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

致谢

展开▼

摘要

张爱玲用服饰的盛宴、色彩的狂欢建构起奇异的人生与艺术世界,她对于服饰的一往情深几乎达到执迷眷恋的程度。对于张爱玲来说,服饰不是空洞的能指,而是有灵性、有意味的所指;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具体的生命体验。张爱玲有着一种无可逃逸的“服饰情结”,关于她的服饰形象和对其小说人物的服饰描绘的讨论,已经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史话,因此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论文主要分为引言、张爱玲的服饰情结成因、服饰与小说女性人物塑造的关系、服饰美学观、结语等五个主要部分。
  引言主要揭示张爱玲小说服饰研究的重要价值、研究现状等问题,认为关于这一课题的研究具有新颖的意义,但是学界对这一课题开掘还远远不够,因此具有非常广阔的提升空间,亟待研究者去填充补充,从而扩充张爱玲的研究视阈,加深张爱玲的研究力度。
  第一章主要研究张爱玲的服饰情结,并对其服饰情结的生成进行深入研究。之所以执迷于服饰的装扮研究,并在小说中仔细雕琢女性人物的外貌衣容,对于张爱玲而言,有着多方面的成因,是多种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张爱玲独特鲜明服饰情结。这中间既有对家族中兴时期物质丰盛、繁华奢靡的怀旧记忆,也有亲人和朋友的文化导引和现代启蒙;既有物质短缺窘迫外界环境对她的压抑,也有冲破压抑、寻求满足的心理补偿机制在起作用。
  第二章主要揭示张爱玲小说中的服饰描绘与女性人物塑造之间的关系。张爱玲在以服饰描绘来塑造人物形象时,总是追求人物个性的充分彰显,人物简洁明了的服饰描写体现出向传统古典美学靠拢的倾向,这与张爱玲对以《红楼梦》等古典小说的喜爱密不可分,因此这种服饰描绘与西方注重内情性的现代主义小说在审美表现上自觉拉开距离。在服饰描绘与人物塑造的关系上,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烘托人物心理、揭示人物性格和凸显人物命运。这种联系不是表面的,机械的,而是深层的,有机的,是文本表征与人物灵魂、审美主题之间的艺术勾连。
  第三章主要探讨由小说女性人物的服饰描绘所揭示出的张爱玲服饰审美观念。作家的艺术建构手段必然彰显着创作主体独特的文化观念、审美理想和艺术哲思,是作家生命情怀和艺术个性的重要显现形式,尤其对于张爱玲这样的现代作家而言,她对服饰的痴迷与精深的研究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话题,因此小说女性人物的艺术建构必然隐含着她深邃独异的审美观念。张爱玲的服饰审美带有大雅与大俗相结合的鲜明特征,带有各种文化元素的内在诉求表征;并且经历一个相对曲折的变化过程,由早期的追求平淡到中年的向往玄奇再到晚年的回归平淡是她一生服饰美学品味运行变化的轨迹;还有,在张爱玲复杂多元的服饰审美观念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她和她笔下人物的服饰下面暗示着对待世界的审美感悟和文化哲思,沉湎于物质细节的精雕细刻牵连着她看待人世的虚无主义观念,是现代性与反现代性的悖论存在,这也造就了张爱玲服饰书写的鲜活性和深刻性。
  结语部分主要针对前述内容进行总结,重申张爱玲服饰刻画的重要性和研究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并且这个中国当代许多女性作家深受张爱玲服饰描绘的影响,已经取得很多的文学创作成果,但由于许多认识还不到位,也产生一些形似而神远的艺术偏差,因此加深对张爱玲服饰艺术描绘的研究,对于作家创作,对于彰显中华民族的审美文化,是非常现实而必要的。
  论文的创新点在于不像一些相关研究局限于对张爱玲小说女性人物服饰景观的艺术扫描和梳理,而是试图深入到现象的深层,去挖掘和揭示现象的综合成因,对张爱玲的服饰情结和美学观念进行研究探寻,从而使得文学描绘的生成也显得顺理成章,既要突出研究的学术价值,也能彰显课题的现实指导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