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明清时期番薯引进中国研究
【6h】

明清时期番薯引进中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关于该课题的研究

二、关于论文选题的几点说明

第一章 番薯的传入

一、番薯是否古已有之的争论

二、番薯传入的历史背景

三、番薯传入途径

第二章 番薯的广泛传播和分布

一、 广泛传播及其特点

二、 广泛传播的原因

第三章 番薯传入后对明清社会的影响

一 、积极影响

二、消极影响

第四章 番薯在近现代的广泛利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我国历史上有多次农作物引进,但是规模较大、影响较为广泛和深远的莫过于明朝时美洲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的引进,特别是番薯的引进,对明清的农业生产、人口、环境、社会经济、饮食结构等许多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愧为中国粮食生产史上的一次革命。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番薯引进中国的历史。
  第一章首先介绍了番薯来源的两种观点。指出本文采纳的是多数学者的观点,认为番薯是美洲作物,与我国原产的甘薯不同。然后介绍了番薯传入的背景、途径。番薯的传入有深刻的历史背景,明朝的土地兼并和流民问题日益严重,加上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人民生活日益艰难,迫切需要一种能在贫瘠土地种植、高产、抗灾能力强的作物,以满足人民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美洲番薯在日益发展的中外交往中通过多种途径传入我国。另外,本章还详细介绍了番薯传入中国的多种途径。
  第二部分论述番薯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分布。番薯传入中国后,迅速传播,特别是清朝时,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而且番薯传播有鲜明的时间和地域特点。番薯得以广泛传播有多种原因,但主要是因为番薯本身优点众多,并得到政府和各界人士的积极推广。
  第三部分从两个方面分析了番薯传入后对明清社会的影响。番薯传入后,促进了荒地开发,增加了耕地面积,缓解了粮食压力,在清初实现了人口的飞跃,改变了中国的粮食作物结构和食物结构,小农的独立性也得以进一步提高,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商品化发展。但是番薯引进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破坏了山区的生态环境,还对山区产业结构产生了不利影响。
  最后本文简介番薯在近现代的广泛利用。到了近现代,番薯已不仅仅是一种粮食作物,更是经济作物,它被制成各种各样的食品,丰富了人民的饮食。番薯还被深加工,成为重要的工业原料。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人们不断发现番薯在医疗方面的新价值,对番薯的利用还扩展到航空、能源领域,使得它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番薯引进后对我国许多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引进新事物,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在利用过程中,客观看待新事物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扬长避短,防患于未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