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当代影视作品叙事场面的碎片化语言
【6h】

当代影视作品叙事场面的碎片化语言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叙事场面中的碎片化镜头

一、在叙事中表现的碎片化镜头

二、镜头碎片化的文艺心理基础

三、镜头碎片化的心理表现优势

第二章 碎片化语言的艺术表现手法

一、碎片化语言的镜头结构

二、碎片化语言与场面设计

三、碎片化语言的表意功能

第三章 叙事碎片化与当代文化思潮

一、大众影视与后现代思潮

二、传媒时代的碎片化文化

三、受众的碎片化审美经验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影像参考资料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碎片化语言是在后现代主义影视作品或者具有后现代主义特征的影视作品中出现的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它在一个完整的叙事场面中插入一到几个镜头片段组成的影视句子,使得原本完整的叙事场面被打碎,观众的剧情信息获取受到暂时性阻断,或者是把若干场面中的镜头打乱,重新组成碎片式的新段落.碎片化语言是当代观众的视觉接受心理因素与电影艺术表现手法互为影响的结果.随着观众观影经验的增加,其审美阈降低,需要影视剧导演创新艺术表现形式来满足观众求新求变和寻求参与的收视心理.
  场面是影视剧叙事的基本单位,剧情在某个场面开始,在一个或多个场面达到高潮,在某个场面结束.所有的叙事元素都藏匿在场面中,所有的叙事技巧都在一个场面内或多个场面间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叙事场面中碎片化镜头的出现赋予了影视剧作品更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产生了新的审美客体,它冲破了很多以往艺术表现形式的禁区,更像是一场心理拼图游戏,看过后给人一种杂乱的拼盘式感觉,需要观众对碎片化的镜头以某种新的秩序进行重新排列组合,还原其故事的来龙去脉,获得完整的叙事体外观.
  在当代,碎片化语言在影视剧中的应用越来越频繁,不仅获得了观众的认同与喜爱,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影视剧艺术表现手法的多样性。那么,碎片化语言究竟与传统蒙太奇有着什么样的区别和联系?它具有什么样的镜头组接机制?又有哪些表意功能呢?这都涉及到影视剧的实际创作,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本文拟从影视剧创作的角度出发,结合文艺心理学、影视语言学、影视叙事学、传播学、受众心理学、接受美学等相关理论为指导,对近年来影视剧创作中出现的叙事场面碎片化现象进行细致的剖析和解读,探寻碎片化语言的艺术表达机制,以期为影视剧创作提供可行性理论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本文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一、叙事场面中的碎片化镜头.本文首先概括总结了叙事场面与碎片化语言的关系,以及碎片化语言的文艺心理基础,即通过对角色主观心理表现与观众客观心理沉淀两方面来实现其在心理真实方面的艺术表达.同时,梳理了碎片化语言的历史线索,即经由隐喻蒙太奇等表意蒙太奇、闪回、想象等意识流表现手法逐步发展而来,并对碎片化语言与传统蒙太奇的区别做了详细的比较分析.
  二、碎片化语言的艺术表现手法.结合近几年的影视剧作品,总结概括出碎片化镜头的四种镜头结构:同一空间同一时间、相似空间不同时间、“时间零”前后场面、无时空关联的心理时空等四种镜头组接方式;进而分析碎片化镜头是如何通过其“写心优势”来影响整个场面结构设计的;并且总结发现其五种表意功能:描绘心理路程、构建召唤结构、暗示叙事走向、渲染角色情绪、营造戏剧效果.
  三、叙事碎片化与当代文化思潮.从后现代主义思潮和大众影视、传媒时代的碎片化文化和受众碎片化审美经验三个角度分析了碎片化语言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根源,以及其被受众广泛接受和喜爱的社会心理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