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初中英语课堂口语互动教学模式研究
【6h】

初中英语课堂口语互动教学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文中图表

第一章引论

1.1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文章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国外口语互动教学的研究状况

2.2国内课堂互动教学的研究状况

第三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3.1 课堂口语互动教学的涵义与特征

3.2 理论基础

第四章 实验研究

4.1 研究思路

4.2 研究方法

4.3 研究过程

第五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

5.1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5.2书面测试成绩评估与分析

5.3 口语测试成绩评估与分析

5.4 课堂观察结果与分析

5.5 学生访谈录

5.6讨论课堂口语互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第六章 结语

6.1研究结论

6.2 本研究对中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6.3 本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学英语的口语教学已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新的英语教材编写十分注重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说”的能力的培养。但目前的英语课堂教学中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在课堂中得不到足够的口语训练,缺少有效的课堂互动及交际思维训练,课堂参与度低,从而导致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低下,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较差,语言素养得不到提升,呈现出消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状态,极大地影响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在这个背景下,中学英语教学对课堂中的口语和互动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初中英语口语互动教学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一直是令本人困惑的问题。为此,笔者较为系统地阅读了国内外关于口语互动教学理论研究与发展的相关论著,并对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口语互动做了尝试与探索,验证课堂口语互动教学是否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增强其主体地位;课堂中是否能达到语言输入与输出的平衡,让学生在获得大量优化语言输入的同时,获得多样的语言输出途径和大量的语言输出机会;是否能真正达到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不断改善学生英语学习的情感态度及学习习惯的目的。 本研究以需要动机理论、合作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二语习得互动假设理论为理论框架。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笔者分别采用了文献研究法、课堂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展开研究。针对此研究所需验证的问题,笔者开展了实证教学实验,采用了实验班与控制班对比研究的方式,通过实验研究中前后测的数据,初步检验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在讨论过程中,对收集的数据及结果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总结发现了在实验实施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实验的结果对于笔者而言是欣喜的:学生认可并接受口语互动教学模式,英语学习的情感态度及学习习惯不断改善,课堂参与度明显提高,课堂中能获得大量的语言输出的机会,英语交际能力也有所提高。同时,笔者在实验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新的认识,明确了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口语教学应该遵循的一些原则,总结了实施课堂口语互动教学中的几点策略,并指出本研究对课堂口语互动教学的启示,形成可推广的经验,供一线教师做教学参考,虽然本研究有很多局限性,但仍然对笔者及所在学校的英语教学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著录项

  • 作者

    刘娟;

  •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
  • 学科 学科教学(英语)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杨彬;
  • 年度 2013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英语;职业技术教育;
  • 关键词

    初中英语; 课堂口语;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