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任务驱动—同伴助学”教学模式在职业学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6h】

“任务驱动—同伴助学”教学模式在职业学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1.3研究内容和过程

1.4研究方法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动机学习理论

2.2合作学习理论

2.3自我效能感理论

第三章 任务驱动—同伴助学教学模式的分析

3.1教学模式

3.2任务驱动—同伴助学教学模式

第四章 任务驱动—同伴助学教学模式在《Flash动画制作》课程中的教学实践

4.1实验过程

4.2实验数据分析

4.3实验结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研究结论

5.2研究的不足

5.3研究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

致谢

展开▼

摘要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以岗位技能为向导的专门教育,正在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化过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具备职业岗位所要求的全面的专门技术理论、经验知识和其他实践能力。随着我们国民信息化素养的日益提高,岗位对职业学院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要求越来越高。《Flash动画制作》是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类专业如电脑美术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课程,学生对于Flash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操作性练习来进行的。学生只有通过反复练习,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掌握设计制作优秀Flash作品的技巧,具备岗位实操的能力。 作为职业技术学院的一线教师,笔者发现在Flash课程的传统教学过程中,通常是先将教学内容中有关的理论性知识点按顺序做细致讲解,然后再演示如何运用这些基础知识进行技能型训练。在学习基础知识时,学生往往无法理解抽象的教学内容,教师线性和单调的教学方式也使学生缺乏耐心和兴趣。而当教师介绍如何运用这些基础知识时,学生又无法将教师讲授的知识点快速应用在实践中并完成相应的教学案例。同时,由于当前职业学院课堂的师生比偏低,课堂教学无法做到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的个性化培养,教学效率低下。在实际的教学中,笔者还发现在课堂的实操训练中,学生往往自发地形成了邻桌互助小组,他们相互讨论,形成了学习的伙伴组织,小组内还往往有一名学习速度快且知识点掌握扎实的学生扮演教师辅助者的角色,随时帮助小组内其他同学解决学习中的难点。因此,在教育技术理论的支持下,探寻一种可以快速复制的以共同学习小组结构为组织模式的、能够将学生融入任务驱动的自主学习环境,形成稳定的有助学者角色的教学组织模式是颇有意义的。 基于教学实践及教育技术理论分析,笔者将这种教学组织模式定义为任务驱动—同伴助学教学模式,并从理论和实践上对此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本研究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梳理了同伴助学的教学组织细节,结合职业院校学生特征,对课堂教学进行了模式建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具有引导性和启发性的学习任务,设定固定学习小组,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同伴助学互动及自主探究。完成初步的理论建构后,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此进行了实践分析和数据分析,总结了职业学校Flash动画制作课程采用此模式应关注的教学要点。 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本课题的研究缘由,从教学效率提升的角度分析了探讨任务驱动—同伴助学教学模式的必要性;第二部分是全文研究的文献和理论研究综述,汇总了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第三部分基于前期的分析,在教育技术学理论的指导下,初步构建了任务驱动—同伴助学教学模式的模型,并进行了分阶段关键点阐述;第四部分以笔者的教学实践为基础,整理分析了此模式的初步教学效果和实践操作中的问题,总结了Flash教学中的教学要点;第五部分总结了研究成果,并对以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著录项

  • 作者

    潘宁;

  •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
  • 学科 教育技术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宫淑红;
  • 年度 2013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任务驱动; 教学模式; 职业学校教学;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