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民俗与政治的互动——解放区文学新论
【6h】

民俗与政治的互动——解放区文学新论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前人研究综述

三、本文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第一章 互动的背景:政治对民俗的召唤与建构

第一节 解放区文艺政策导向对民俗质素的建构

第二节 创作主体对民俗走向的“自觉”倾斜

第二章 民俗世界在解放区文学中的确立与表现

第一节 地域文化与解放区文学的民俗特质

第二节 民俗之“民”主体性地位的确立

第三节 民俗之“俗”的发现和变迁

第三章 乡村公共空间里的民俗与政治

第一节 空间和场景——解放区文学研究的新视角

第二节 空间与解放区文学鲜明的地域性

第三节 从“旗杆院”到“村公所”——民俗空间里的生活世界变迁

第四节 祠堂、庙宇、晒场、场院、田间地头—乡村公共空间的职能演变

第四章 仪式活动里的民俗与政治

第一节 仪式及其在解放区文学中的表现

第二节 民俗仪式比较研究——解放区与“五四”乡土写实派文学

第三节 “诉苦”、“批斗会”、“公祭”——时代催生下的新仪式

第四节 新秧歌——民间仪式与政治的联姻

第五章 个案分析——以赵树理为例

第一节 民俗与政治的遇合

第二节 民俗功能论与赵树理的“问题叙事”

第三节 民俗与政治之间的毁誉成败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承上启下的重要一链,解放区文学极大影响了当代文学尤其是建国后十七年文学的走向。不仅如此,解放区文学形成发展于特殊的历史时期,是战时中国文学地理格局中的重要一隅,从而具有了其他时代和地域文学不具备的特异性,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可堪深入挖掘的空间。科学深入地探究解放区文学的风貌和内涵,是理解和梳理中国现代文学格局构成和整体风貌不可回避的课题。近年来,对解放区文学的研究虽然呈现出多元化、纵深化发展的态势,但依然有“突”而不“破”之憾。其中原因之一来自研究视角的局限。为此,笔者试图在“民俗”与“政治”之间,利用交叉学科的优势深化解放区的研究。本文在充分掌握文献史料和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民俗文化和政治文化的关系切入,考察民俗文化这一民众的“软控制”形式与“政治”芜杂、微妙的互动关系,探究解放区文学的诸种样态及其成因。论文共包括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正文共分为五章。
  绪论主要阐释本论文的问题缘起及其研究意义。首先,对“解放区文学”这一研究对象进行了概念厘定。这一时间和空间范围也是最能体现解放区文学主要风貌和形态的精髓所在。其次,详细分析和归纳了解放区文学研究的历程和现状,明确了解放区文学研究要想走向纵深,必须还原历史本来面目,切入到解放区民众的生存状态和解放区作家的精神风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放区文学研究的新视角——民俗与政治的互动。以民俗学为视角贴近解放区政治意识形态化的生活世界和文化形态,对解放区文学做整体把握下的细节研究,还原解放区文学的日常生活本面。
  第一章主要探讨解放区文学与“民俗”的对话缘起——探讨二者之间的共生和同质关系,进而为解放区文学的民俗与政治交叉研究找到理论支撑点。作为战时文学地理和政治地理格局中的重要一脉,解放区文学从生态环境、命名方式、作家群体特征、文学样式等各个方面都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气息和意识形态色彩。中共在解放区的文艺政策上不断强调文艺反映生活为现实服务的功能,进一步加强了解放区文学的地域实指性,推动了民俗文化在解放区文学上的勃兴。
  第二章概括了民俗世界在解放区文学中的确立过程和表现形态。在整个文艺生成场的民俗特质渗透下,解放区文学一方面向民间倾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指导下,政治意识形态有意向民间突进,试图取得某种共谋关系,这种突进也取得了很大成功,使解放区文学显示出了独特性,但同时民间固有的自在性又不时从罅隙中抬头,显示出了民间的眼光,亦或者说,显示出了民间社会的天然的不同层面的民俗质素。这种交融挣扎的关系,使解放区文学民俗与政治的交叉研究不仅成为一种必要,而且具有了颇有意味的开拓性,也使得“五四”以来的中国现代文学在复杂的历史力量整合下获得了新的面貌和生机。
  第三章通过挖掘民俗学研究中的重要视角——“空间”和“场景”,来还原和分析解放区文学政治场域中的时代变迁和历史形态。民俗空间和场景既是指民俗事象存在的空间维度,显示了民俗活动的空间边界,又是民俗活动本身的一部分,是民俗事象和活动背后所指涉的精神虚拟空间,包含了民俗空间维度所投射出的民俗变异、民俗心理和民俗表征。解放区作家们似乎有意无意地加大了作品中人物生活空间和日常活动的场景化描述,通过场景化的叙述方式响应了上层号召,加强了解放区文学的文化底蕴和生活气息,促进解放区文学大众化民族化的发展进程。解放区文学中体现出的“敏锐的地理感”,反映出了解放区作家对“空间”的倚重和解放区文学作品中“空间”巨大的存在感。在解放区文学的各类场景和空间描写发生的一幕幕民俗活动,反映了中国民间社会婚丧嫁娶、春种秋收、饮食居住、宗教信仰、方言土语等各个方面的风俗习惯和其背后隐含的政治、社会关系与文化变异。通过空间的泯灭新生或职能转变,政治符号系统以日常公共空间为中介嵌入了农民的日常生活,建立起了一个“想象的共同体”,进而建构起农民崭新的自我观照和国家认同意识,从而实现了解放区乡村政治社会空间的建构和转型。
  第四章将“民俗仪式”作为解放区文学研究,考察“仪式”在解放区文学空间的展开形态和政治文化成因,以及就民俗仪式的表现而言,解放区文学与“五四”乡土写实派文学在表现形态、内在旨归、展现方式等方面的异同,并探析异同背后投射出的政治文化变迁。通过对求雨、民间巫神仪式、婚庆仪式、祭祖仪式等这些民间常见仪式在解放区文学中的具体表现形态分析,可以看出,民俗仪式的文学叙事功能不仅丰富了解放区文学的作品内容,而且作为叙事情节中的一环参与了对作品结构的搭建。解放区文学与“五四”乡土写实派文学对民俗仪式的表现,既有共通,又有殊异。与“五四”时期的民俗社会作为观照,我们发现在解放区文学中更多出现的是民俗仪式的废弃、异化、新生,同时大量富涵意识形态隐喻意味的新仪式——“诉苦”、“批斗”、“公祭”等被时代催生,成为解放区文学区别于以往文学中民俗仪式描写的新景观。而新秧歌剧作为民俗仪式与时代政治联姻的最典型景观,体现了政治诉求下民俗仪式颇有意味的新旧形式和职能置换,勾勒出了一幅政治乌托邦式的民俗生活世界,取代了传统旧秧歌中男耕女织、人神共生、自在天成的民俗生活世界。
  第五章在对解放区文学现有民俗视角研究的基础上,将民俗学视野具化到解放区文学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家——赵树理其人其文的研究上。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具农民色彩、深受民间文化和传统文化浸淫的一位作家,赵树理其人其文都具有浓郁的民俗气质。赵树理的民间立场与时代和政治导向遇合,碰撞出了璀璨的光芒,在这一过程中,民俗文化大放异彩,在运用民间语言、民间思维对民间伦理、民间风俗、民众生活进行还原,营造原生态的民俗生活世界的同时,民间跳脱的生命力、民俗承载的民间力量也在经受着时代和政治的洗礼和重塑。总的来说,在解放区特殊的政治环境下,随着农民阶级和民众生活的被重视和推崇,民俗的发展呈现出了勃兴之势,民俗与政治的互动关系得到了极大推进和繁荣。民俗和政治在解放区文学中既互相依存,彼此渗透,又试图打破共谋关系带给彼此的束缚,谋求自身的发展空间。它们共同参与了对解放区文学的建构,直接影响了解放区文学的成因、风貌和形态,并且再现了政治意识形态和政治权力进入民间社会的过程,展现了民众日常生活和阶级—民族—国家的对接。民俗与政治的互动研究不仅拓宽了我们对解放区文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使我们切入到解放区文学真实可感的生活世界,而且促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解放区文学对表现乡土社会民族国家意识构建的努力,进而反思政治、民间、文学三者之间的共处关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