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现代汉语对日语新汉语的受容
【6h】

现代汉语对日语新汉语的受容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はじめに

1.1 動機と意義

1.2 先行研究

1.3 研究方法

2 日本語の新漢語について

2.1 新漢語の定義

2.1.1 形成背景

2.1.2 新漢語を形成した内部条件

2.1.3 「新漢語」という概念への認識

2.2.1 新漢語の準備期

2.2.2 新漢語の発展期

2.2.3 新漢語の拡大期

3 日本語の新漢語の受容史

3. 1 中日甲午戦争の前

3.1.1 外交家や商人等と新漢語

3.1.2 この時期中国に入った新漢語の特徴

3. 2 中日甲午戦争の後

3.2.1 留学生と新漢語

3.2.2 学者と新漢語

3.2.3 清政府と新漢語

3.2.4 辞書と新漢語

3. 3 二つ時期についての定量分析

3.3.1 学科の分布

3.3.2語彙の性質分布

4 受容された新漢語の現状及び影響

4.1 現代中国語に受容された新漢語の現状

4.1.1 発展の趨勢

4.1.2 受容された新漢語についての語構成の分析

4.2 現代中国語への影響

4.2.1構造

4.2.2大量な類似漢語の存在

4.2.3 使用

4.2.4 訳語

4.3 中国社会への影響

終わりに

注釈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中国与日本同属于汉字文化圈的国家,两国使用的语言有还多相似的词汇。日语当中将这些词汇称为“漢語”,这与日语当中借用中国的古代汉语有关。同样现代汉语当中也有很多借用日语的词汇,如“政治”“经济”“宪法”等这样的词汇。这些从日语中受容的词汇已经完全融入现代汉语体系当中,其外来词的身份不为我们大部分的国人所察觉。这些被称作和制汉语的词汇中有一部分是用来表达现代政治、法律、医学等的词汇,这部分词被称作“新汉语”,产生于日本幕府末期及明治时期,是日本人为学习西方先进文明而用汉字创作的词汇。
  新汉语不同于“寿司”“通勤”“玄关”等这样传统的和制汉语,这些和制汉语虽然也被现代汉语所受容,但是国人依然能意识到其外来语的身份。而新汉语对国人来说,把这些词语作为外来语的意识已相当淡薄,这也能看出新汉语在语言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本论文围绕对现代汉语对日语新汉语的受容为中心,分别从对日语新汉语的认知;现代汉语对新汉语的受容历史;新汉语在现代汉语中的现状及对中国的影响等三方面进行分析。
  存在于现代汉语系统中的新汉语,由于其特殊的“借形”,往往忽视其外来语的身份,在现代汉语的外来语划分存在很多分歧的地方。但从「政治」、「科学」、「经济」等词的构词法来看无疑具有日语的构词特点,以及所代表的欧美新事物、新概念,因此,被现代汉语所受容的新汉语作为日语外来语来看待。
  新汉语是日本的幕府末期明治初期为传播西方的先进文明用适当的汉字组成的新词,并与原有的「畳」「元服」等这样的汉语所不同。新汉语产生的原因可以说有内外两方面,外有西方的先进文明对本国的固有产业的冲击,日本门户开放后向西方学习的强烈渴望,内有组成新汉语的汉字的表意功能和强大的造词能力。日语新汉语发展时期可分为准备期、发展期、爆发期三个时期,形式也分多种,并且新汉语在早期参照了当时清末的新词「热带」、「几何」、「定理」的造词法。但是现在日语中表达新事物的方式多用「ラジオ」、「テレビ」等这样的词汇来表述,其社会地位逐渐下降中。
  日语新汉语传入汉语的时期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中日甲午战争为界分之前和之后两个时期。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前可以说能够接触并将新汉语带入国内只有商人和外交家,并且数量有限对国内语言的影响不是太大。而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新汉语开始大量涌入中国,其媒介为留学生、学者、清政府以及辞典。本论文对这两个时期汉语所受容的新汉语词汇进行了统计,并进行了学科及词性的分析。
  新汉语受容到现代汉语后有以下四种形式:1.字形发生变化2.无变化3.去除假名4.词义发生变化。进入到汉语系统的新汉语词汇除了有汉语本身所有的并列关系、主谓关系,还带来日语所特有的连体修饰关系和连用修饰关系的新汉语词汇。
  新汉语被受容到现代汉语中,会产生对现代汉语词汇的一些影响。首先是对现代汉语词汇的传统构造造成冲击,汉语传统造词一般是单音节的词,所受容的新汉语多为双音节等多音节的词汇。其次是新汉语同时存在于两国语言中,使其存在有大量的相似词汇。三是新汉语的使用影响着现代汉语的词汇使用习惯。由于日语是黏着语,汉语是孤立语,两者的差异使新汉语在汉语中自身变化的同时也在促使汉语的新词汇的使用发生变化。四是对汉语译词的影响。中国在当时学习西方先进文明的同时也创造了一些译词。但在与有着同样功能的新汉语的竞争中逐渐被淘汰,现代汉语也开始用通俗易懂的新词充当译词。
  同样新汉语对中国的社会影响也很大,促进了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法律等发展。并且在现代汉语所吸收的外来语当中,这些近代医学、化学、哲学这些新领域中新汉语的比例要高于其他的外来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