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对孤独症儿童家长焦虑问题的团体辅导研究
【6h】

对孤独症儿童家长焦虑问题的团体辅导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1文献综述

1.1焦虑概述

1.2团体辅导的概述

2问题提出

2.1以往研究不足

2.2本研究的目的

2.3本研究意义

2.4研究假设

2.5研究步骤

3研究方法

3.1被试的选择

3.2研究工具

3.3对孤独症儿童家长焦虑的团体辅导方案设计和干预过程

4干预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测试结果分析

4.1实验组与对照组在焦虑前测描述统计

4.2 2(焦虑前测、焦虑后测)×2(实验组、对照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5 讨论

5.1孤独症儿童父母焦虑状况分析

5.2团体辅导有效性的分析

5.3本研究的不足

5.4建议

6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焦虑症状自评量表(SAS)

附录二 团体辅导的干预实施过程

后记

展开▼

摘要

儿童孤独症是一种以社会交互障碍、语言交流障碍及重复刻板行为和兴趣狭窄为特征的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据推算,我国有孤独症儿童30-50万,且呈现上升趋势。一直以来人们对孤独症的关注主要集中在患儿身上,但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们发现,孤独症儿童的父母也是一个高危人群,需要得到关注与帮助。与正常儿童家庭的家长相比,孩子的疾病常常让他们的心理遭受痛苦的煎熬与折磨,内心充满焦灼、无助甚至是绝望;孤独症儿童高昂的医疗费用与训练费用令他们不堪负重,入不敷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对患儿的照顾、陪伴与训练让他们身心疲惫,苦不堪言,种种因素叠加起来,使得孤独症患儿的父母罹患心理危机与障碍的可能性远高于正常儿童的家长,其中,焦虑是孤独症儿童家长的普遍心理。这些心理问题与障碍不仅对孤独症儿童家长自身的健康造成损害,而且会影响对患儿的教养与训练,从而给孤独症患儿的康复造成某些消极影响。因此关注孤独症儿童家长的心理问题,为其提供专业的心理援助,提高其心理健康的水平,对促进其自身的身心健康和为孤独症儿童的成长与康复提供一个良好的心理与家庭环境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鉴于此,本研究欲对孤独症儿童家长的心理健康状况展开调查,并针对其普遍存在的焦虑问题进行专业干预研究,以期唤起社会对这一群体健康状况的关注,并为有效解决其面临的心理问题提供某种借鉴与依据。
  本研究以罗杰斯个人中心治疗理论、认知疗法理论和新行为主义为理论基础,初步设计了孤独症儿童家长焦虑团体辅导方案,并将活动方案实施于由济南市某儿童康复中心11名孤独症儿童家长组成的团体,同时选取本康复中心11名性别、文化程度、焦虑水平相当的孤独症儿童家长为对照组。实验组共接受8次团体辅导干预,每次2小时,对照组不参加团体辅导,只进行两次知识讲座。根据被试焦虑症状自评量表(SAS)的前测、后测得分情况,来对比、分析实验的实际效果,研究结果表明: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
  (1)孤独症儿童父母的焦虑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
  (2)团体辅导对孤独症儿童父母的焦虑问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干预模式。团体辅导对降低孤独症儿童父母的焦虑水平具有显著效果。
  (3)本方案在扩大被试、加强追踪研究,并细化和修订后可以在孤独症儿童父母中予以推广和应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