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白虎通义》思想研究
【6h】

《白虎通义》思想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概况

三.研究思路

一、白虎观会议与《白虎通义》

(一)学术背景

(二)社会背景

(三)白虎观会议与《白虎通义》

二、《白虎通义》哲学思想

(一)宇宙观

(二)天人观

(三)性情论

三、《白虎通义》政治思想

(一)天人感应下的传统君臣观

(二)“三纲六纪”下的社会秩序

四、《白虎通义》伦理思想

(一)以家国为联结的伦理秩序

(二)“名号器物”的道德内涵

五、《白虎通义》对汉代经学及后世历史意识形态演变的影响

(一)对汉代经义统一的影响

(二)对后世历史意识形态演变的影响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

致谢

展开▼

摘要

东汉白虎观会议的结集《白虎通义》是一部讲论五经同异、统一今古文经义的重要著作,全书分为四十三类大条目,内容涉及自然、社会、伦理、人生及日常生活等多个方面,几乎包括了封建社会上层建筑中思想制度的全部内容,被视作一部钦定的关于封建政治和意识形态的经学法典,对后世产生相当影响。
  本文从哲学思想、政治思想、伦理思想、对汉代经学及后世历史意识形态演变的影响等几方面对全书进行梳理和研究。其哲学范畴继承和发展了董仲舒有关天人关系的主要思想,以传统阴阳五行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从天、地、人三者关系入手,力图构造统一的理论体系。“天”作为万事万物自然生成之始,又是宇宙间一切的最高支配者,与人是相互感应的,“天子”是其在人间任命的最高代理人,统治者的权威是天赋予的,而帝王的德行善恶都要受天的监督与惩戒,人能够通过天意改正自身行为的缺失。人生而具有“五性六情”,可通过后天的“五经”教育和礼乐教化以培养性情。其政治思想主要选择考察了君臣观和“三纲六纪”两方面,在传统的封建统治秩序中,君臣之间依靠一种理性的政治准则来相互制衡,君主礼贤下士,臣子绝对服从君主,二者间具有相互作用。而以“三纲六纪”为准则的社会秩序,确定了封建社会的等级秩序,对王朝政权的政治统治起到了保护作用,同时,它又有依靠道德力量进行纽带联结的作用,这就使得在冷酷的等级统治下,伴随着情感的道德性出现,弥补了阶级统治的不足,在国家与个体间找到契合点。以家国为中心的传统伦理秩序,归根结底是与“三纲六纪”的政治秩序思想分不开的,它要求在一定范围内有明确的等级尊卑差别,同时要“孝”以对家,“忠”以治国。因此,在这样的伦理秩序中,要求人能够在精神道德上奉行忠孝两全。而“名号器物”作为一种道德影响力的载体,能够对社会伦理秩序形成一种舆论导向作用,从而达到礼乐教化的最终目的。综上所述的思想内容和思维方式,又对汉代经学及后世历史意识形态演变产生深远影响,形成了包括经学与政治紧密结合的封建统治现象、神学的思维方式、三纲六纪的双向作用以及以宋明理学为突出代表的后世哲学对汉代经学的继承发展在内的几大方面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