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宋常星《道德经讲义》研究
【6h】

宋常星《道德经讲义》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清代老学的发展状况

(二)《道德经讲义》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宋常星生平著作考证

第一节 宋常星生平及《道德经讲义》的版本流传

一、宋常星的生平

二、《道德经讲义》的版本流传

第二节 对《御制道德经讲义序》及《考证经注序》的考证

一、两篇序言之间的矛盾

二、与历史材料的矛盾

三、新的发现与进展

第二章 《道德经讲义》的诠释理论特色

第一节 “六经注我”的诠释定向

一、主张自我表达

二、强调思想的创造性

第二节 “以儒解老”的诠释风格

一、形成原因

二、具体表现

第三节 “以丹解老”的诠释特色

一、以道教为思想底色

二、“以丹解老”的具体表现

第三章《道德经讲义》对老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第一节 无极而太极的宇宙本体论思想

一、以“无极太极”解道

二、太极与宇宙生成论

三、无极与本体论

四、无极而太极之道

第二节 无为而无不为的治国理念

一、无为而治的基本内涵

二、儒道兼综的理论特色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道德经》作为我国古代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其内容博大精深,两千年来已有数千家注解版本。《道德经讲义》是清代宋常星经历宦海沉浮、潜心修道二十年后的作品。按照《御制道德经讲义序》和《考证经注序》所说,宋常星祖籍山西,是清代顺治六年探花,中举之后在清廷为官多年,于康熙十八年致仕还乡并加入全真道潜心修道。
  《道德经讲义》虽然未被广泛关注,自身却有着独特的魅力。系统地研究《道德经讲义》对道家哲学以及中国哲学诠释学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首先对《道德经讲义》中两篇序言的可靠性进行了考证,提出了对这两篇序言可靠性的怀疑。其次,本论文探讨了《道德经讲义》的诠释理论特色。《道德经讲义》的诠释理论特色主要表现为“六经注我”的诠释定向,“以儒解老”的诠释风格,“以丹解老”《道德经》的诠释底色。最后,《道德经讲义》的哲学思想也是本论文所探讨的重点。本论文认为宋常星在《道德经讲义》中对老子的哲学思想进行了继承和发挥。一方面,宋常星用无极而太极来诠释和发挥老子的道论思想。另一方面,宋常星用无为而治来阐释和发挥老子的治国理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