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勃拉姆斯《f小调第三钢琴奏鸣曲》(Op.5)第五乐章的演奏分析
【6h】

勃拉姆斯《f小调第三钢琴奏鸣曲》(Op.5)第五乐章的演奏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一、勃拉姆斯及《f小调第三钢琴奏鸣曲》

(一)勃拉姆斯的生平及创作历程

(二)作品的创作背景

二、《f小调第三钢琴奏鸣曲》第五乐章的曲式结构分析

三、《f小调第三钢琴奏鸣曲》第五乐章演奏技术分析

(一)和弦

1.柱式和弦

2.分解和弦

(二)音程

(三)旋律的歌唱性

(四)踏板的运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1833-1897),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德国伟大的作曲家与钢琴家。他十分欣赏巴洛克时期和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因此,在勃拉姆斯的创作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巴赫和贝多芬作品风格的影子,他将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风格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既做到了对古典主义音乐的传承,又融入了浪漫主义音乐的新鲜元素。勃拉姆斯毕生投身于创作一种具有崇高性、深刻性和严肃性的音乐,因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
  奏鸣曲是勃拉姆斯音乐创作中不可或缺的音乐创作体裁,于1853年创作的《f小调第三钢琴奏鸣曲》是勃拉姆斯早期创作成就最高的一首奏鸣曲,其钢琴技术艰深复杂,音乐内涵深刻,全曲共由五个乐章组成。从内容上来看,其复杂多变的节奏和浑厚饱满的音色反应了当时勃拉姆斯充满矛盾的心情,是他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可以说本首奏鸣曲是勃拉姆斯的自画像,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1863年此曲在维也纳首次公演,由勃拉姆斯亲自演奏。
  为了更好地学习和演奏这首奏鸣曲,本文以作曲家的创作生平及作品的创作背景入手,从乐曲曲式结构进一步分析《f小调第三钢琴奏鸣曲》第五乐章,通过自身演奏经验,合理地帮助演奏者对于演奏技术中的和弦、音程、旋律的歌唱性和踏板运用的演奏技巧进行分析,为今后的研究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