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班级建设的范式变革:由“班集体”到“班级共同体”
【6h】

班级建设的范式变革:由“班集体”到“班级共同体”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一)当下班级建设面临的争论与挑战

(二)时代发展与教育改革的需要

(三)研究者个人旨趣驱动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研究现状

(一)关于班级建设的研究现状

(二)关于班集体的研究现状

(三)关于共同体的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班级建设的班集体范式

一、班集体范式的产生与发展

(一)班集体范式在苏联的产生与发展

(二)班集体范式在我国的发展

二、班集体范式的本质与特点

(一)班集体范式只是班级建设的一种范式

(二)班集体范式的特点

三、班集体范式变革的必然性

(一)班集体范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要求

(二)学校系统的变革要求颠覆班集体范式

(三)班集体范式的自身局限性

第二章 班级共同体范式的开启

一、班级共同体的内涵与特点

(一)班级共同体的内涵

(二)班级共同体的特点

二、班级共同体范式对班集体范式的超越

(一)群体的人际关系

(二)群体的运作方式

(三)群体的存在价值

三、开启班级共同体范式的潜在阻碍因素

(一)不平等现象,缺乏共有的体验

(二)不信任现象,人际关系疏远

(三)教师缺乏班级建设及变革理念

第三章 如何走向班级共同体范式

一、走向班级共同体范式的基本理念

(一)“承认”理念

(二)“兼而有之”理念

二、走向班级共同体范式的操作维度

(一)运作机制:有序、活力

(二)文化氛围:信任、合作、自由

(三)班级活动:真实、有效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时代发展与教育改革的深入,班集体范式逐渐暴露出诸多不适应性,比如其过分强调其作为教学手段的工具性价值,作为学生生活方式的价值导向单一性等。而本文提出的班级建设的新范式——班级共同体范式,并不是对班集体范式的否定,也不是对班集体范式的修缮,而是在其基础上进行的包容性、发展性、内生性、变革性的发展与超越。
  第一部分,首先论述了班集体范式的基础即班级及其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以及班集体范式在苏联的产生以及在我国的发展与演变。当前很多学者将班集体建设与班级建设等同而谈,而以叶澜为首的新基础教育学派虽对二者作了区分,但依然是在班集体建设的语境下来谈班级建设。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范式”角度论述了班级建设的向度,并提出班集体范式只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班级建设的一种价值选择与建设范式。而在大改革的背景下,对班集体范式简单的修补完善已经不足以满足班级建设的时代要求,因此,班级建设的范式势必从班集体建设范式变革到一个崭新的范式。
  第二部分试图对上文提出的问题进行尝试性探索与解答。共同体与集体有着天然的渊源关系,那么,班级共同体是否可以超越班集体?本部分首先论述了共同体在各领域尤其在教育领域的发展历程、价值取向,进而班级共同体进行了操作性定义,并论述了班级共同体的内涵与特点。班级共同体范式作为班级建设的新范式,在人际关系、运作方式、存在价值等方面超越了班集体的建设范式。然而,新事物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班集体范式长期以来存在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不平等、不信任等现象是对班级共同体范式的一种阻碍。那么,如何克服这些因素,进而走向班级共同体范式呢?
  第三部分,针对上述阻碍因素,我们应该从其根本,即建设理念层面进行探索。班级共同体建设范式是班集体范式的超越而不是替代,因此,关于“承认”“兼而有之”“系统变革”成为班级共同体范式的理念。在其基本理念下,本部分围绕如何构建有序、活力的运作机制,信任、合作、自由的文化氛围,真实、有效的班级活动等方面探讨了班级共同体范式的操作维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