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阳信县肉牛产业集群式发展研究
【6h】

阳信县肉牛产业集群式发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

1.3.1理论意义

1.3.2现实意义

1.4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国外研究情况

1.4.2国内研究情况

1.4.3研究情况评析

1.5研究的主要内容

1.6.1文献研究法

1.6.2个案研究法

1.6.3总结归纳法

1.7创新点

第2章 基本理论概述

2.1产业集群的概念

2.1.1产业集群的主要类型

2.1.2产业集群的发展周期

2.1.3产业集群的发展优势

2.1.4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普遍性问题

2.2 PEST分析模型

2.3 波特五力模型

2.4 SWOT分析模型

3.1阳信县肉牛产业发展概况

3.1.1阳信县肉牛产业基础

3.1.2阳信县肉牛产业集群组织结构

3.1.3阳信县肉牛产业集群价值版块分析

3.1.4阳信县肉牛产业集群三产融合发展情况

3.2.1集群集聚规模偏小

3.2.2同业竞争较激烈

3.2.3科技含量较低与人才紧缺

3.2.4政府作用被动

3.2.5集群品牌效应半径短

3.2.6环保压力加大

4.1肉牛产业集群发展PEST分析

4.1.1政治环境分析

4.1.2经济环境分析

4.1.3社会环境分析

4.1.4技术环境分析

4.2肉牛产业集群发展的产业环境分析

4.3全链条式龙头企业SWOT分析

4.3.1优势分析

4.3.2劣势分析

4.3.3机遇分析

4.3.4威胁分析

5.1美国的葡萄酒产业集群

5.2广东省东莞市横沥模具专业镇

5.3内蒙古的牛羊肉产业集群

5.4宁夏吴忠清真牛羊肉产业集群

5.5经验启示

6.1创新模式健全产业链

6.2培育龙头企业

6.3搭建智能平台与招才引智

6.4增强地方政府引领性

6.5直销模式与冷链物流助力品牌建设

6.6引导微小经营主体融入集群

6.7粪污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第7章 结语

7.1分析总结

7.2问题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产业集群以地理上的聚集、分工上的协作、产品上的互促、资源上的共享,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形成了区域一体化的竞争优势,并往往催生了集群品牌。从国际发展经验看,伴随着欧洲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产业集群理论应运而生,并随着经济发展而逐渐走向系统化,孕育壮大了德国传统工业区、法国葡萄酒产业、荷兰花卉等产业集群。从国内改革开放后来看,经济特区、江浙沪地区、传统产业悠久地区都实践了集群式发展的路径,形成了特色经济。从山东省内看,如寿光、烟台等地形成了享誉全国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 伴随中国经济转型和全省新旧动能转换试验区国家战略铺开,传统的粗放式发展、同质化竞争已与时代潮流相悖,以技术革新、生产力变革和人才创新为重点链接产业的上中下游,实现产业集群是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经济薄弱后发地区实现跨越的破题点。 中国肉牛产业历史久,但长期以来也面临小规模自繁自育、重资产长周期、产业链条复杂、融资难等问题。中国肉牛市场缺口很大,市场对中高端肉制品认可度较高,壮大肉牛产业有紧迫性和必要性。为了克服发展瓶颈,走好集群发展是最佳出路,而对县域规模肉牛产业集群发展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和具体指导作用,更是落后地区立足特色优势产业,实现发展赶超的关键。 本文针对阳信县肉牛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着重从如何规划落实好集群式发展和发展中的具体着力点进行了初步研究与分析。首先介绍产业集群的基本概念和有关要点,分析产业集群类型、发展周期和主要优势,并探讨了集群发展中的几个共性问题。其次论述阳信县肉牛产业根基,并对五大功能区组成的集群组织结构作逐一剖析,从粮改饲、标准化养殖、冷链物流、品牌建设、副产品加工、资源化利用分析架构与布局,也从三产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出发,揭示了经济滞后地区做好集群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论述了集群发展在集聚规模、行业竞争、人才科研、品牌效应、环保压力等方面问题。以PEST模型、产业环境分析对全县肉牛集群发展情况作分析,以SWOT模型对龙头企业作分析,宏观和微观相结合,并借鉴国内外四个具有代表性的产业集群经验,从产业转型、龙头企业、科技支撑、政府引领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