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穿龙薯蓣再生体系的建立及组培苗的遗传分析
【6h】

穿龙薯蓣再生体系的建立及组培苗的遗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缩写词表

声明

Abstract

1引言

1.1组织培养技术在薯蓣植物上的应用

1.1.1组织培养技术发展概述

1.1.2薯蓣植物组织培养的意义

1.1.3组织培养技术在薯蓣植物上的应用

1.2薯蓣皂苷元的提取和测定

1.2.1薯蓣皂苷元的提取

1.2.2薯蓣皂苷元的测定

1.3 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在药用植物中的应用

1.3.1 DNA分子遗传标记

1.3.2在药用植物上的应用

1.4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2材料与方法

2.1试验材料

2.1.1供试材料

2.1.2主要药品、试剂和仪器设备

2.2研究方法

2.2.1再生体系的建立

2.2.2根的快速繁殖及薯蓣皂苷元含量的测定

2.2.3组培苗的生根差异及遗传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再生体系的建立

3.1.1愈伤组织分化成苗

3.1.2诱导丛生芽建立再生体系

3.1.3两种再生体系生根途径的比较

3.2根的快速繁殖及形态分化

3.2.1根的快速繁殖

3.2.2根的形态分化

3.3组培苗的生根差异及遗传分析

3.3.1组培苗的生根差异

3.3.2组培苗的遗传分析

4讨论

4.1关于种子诱导愈伤组织的问题

4.2关于外植体褐变机理的探索

4.3激素对组培苗诱导生根的影响

4.4次生代谢产物的大规模生产

4.5组培苗的变异与利用

4.6进一步研究内容

5结论

图版说明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分别以穿龙薯蓣(Dioscorea nipponoca Makino)的种子和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通过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分化和丛生芽的诱导,建立了两种再生体系,同时,对组培苗的根进行了快速繁殖研究,并根据不同组培苗的生根差异,对其进行了遗传分析。获得的结果如下: 1.愈伤组织诱导:以种子、幼根、茎段、.叶片和叶柄为外植体均诱导出愈伤组织,但在出愈率和愈伤生长方面差异较大,其中种子诱导愈伤组织效果最好。最佳培养基为:MS+6-BA 3.0mg/L+NAA2.0mg/L+2,4-D3.0 mg/L,出愈率达80.8%。 2.愈伤组织分化成苗:将愈伤组织经诱导培养基培养,可获得多芽体。MS+6-BA2.0mg/L+NAA2.0mg/L为最佳多芽体诱导培养基,诱导率达75.47%;生根最佳培养基为1/2MS+6-BA 0.5mg/L+NAA 0.5mg/L,生根率达86.2%。 3.诱导丛生芽建立再生体系:以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可以诱导出芽苗,最佳培养基为MS+6-BA2.0 mg/L+NAA0.5 mg/L,诱导率最高为55.6%;芽苗继代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3.0 mg/L+NAA 1.0-1.5 mgrE:1/2MS为最理想的生根培养基。 4.根的快繁和形态分化:最佳培养基为MS+0.2 mg/LNAA+0.5mh/LIBA+0.2-0.5 mg/L,PP<,333>,最高增殖倍数达93.12。将其分成三类:第一类根细长、柔软,颜色呈褐色或黑色,无根毛,生长具有向下性,增殖倍数低(平均增殖倍数仅10.47);第二类根粗壮、较硬,颜色呈淡黄色,根毛较多,不具有向下性,增殖倍数高(平均增殖倍数为67.48):第三类根是前两类的中间型,前两类根混在一起生长。不同激素组合对根的形态有影响,而对其薯蓣皂苷元的含量没有影响,其中NAA是影响根的形态分化的关键因子。 5.组培苗的生根差异和遗传分析:经对不同株组培苗之间的根数、根长、根重和薯蓣皂苷元含量比较,发现其中一株(13号)明显优于其它株。对组培苗进行RAPD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3号组培苗与其余组培苗的遗传距离较大,说明该组培苗为变异苗。薯蓣皂苷元含量与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