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牛肉食用品质保证关键控制点研究
【6h】

牛肉食用品质保证关键控制点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引言

1.1我国肉牛业发展现状

1.2肉类食用品质保证关键控制点的研究现状

1.3牛肉的食用品质

1.4牛肉食用品质的影响因素

1.5牛肉品质的评定

1.6 PACCP对消费者的影响和存在的问题

1.7 PACCP对肉类工业的影响

1.8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1.9本实验研究的主要内容

2材料与方法

2.1实验材料

2.2仪器与设备

2.3实验方法

2.4感官评定与理化指标的数据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宰前处理对宰后胴体温度、pH值的影响

3.2牛肉的保水性分析

3.3牛排食用品质关键点结果分析与讨论

3.4涮牛肉食用品质关键点结果分析与讨论

结论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 谢

展开▼

摘要

食用品质是牛肉商品价值的基础,它受遗传、宰前管理、宰后处理等因素的影响。本实验研究了宰前断食时间和应激对牛胴体成熟过程的影响;通过感官评定,确定了嫩度、风味、多汁性在牛排和涮牛肉食用品质中的权重;分析了剪切力和嫩度之间的相关性;研究了品种、月龄、成熟时间、大理石花纹、烹制时间、不同部位对牛排和涮牛肉食用品质的影响。 本实验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宰前断食12h、应激提高了胴体温度,增加了pH值的降低速率;不同等级、不同部位的牛肉解冻损失差异显著(p<0.05),等级高的牛肉解冻损失低,里脊解冻损失较低;不同分割部位间蒸煮损失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等级的牛肉蒸煮损失差异显著(p<0.05),等级越高,蒸煮损失越低;鲁西黄牛×利牧赞的保水性显著优于鲁西黄牛×西门塔尔(p<0.05);成熟能显著提高牛肉的保水性(p<0.05)。 2.牛排品评实验结果表明:牛排食用品质中,嫩度、风味、多汁性的权重分别为0.50、0.38、0.12;30月龄的鲁西黄牛×利牧赞、鲁西黄牛×西门塔尔按规范程序屠宰后,食用品质差异不显著(P>0.05);按规范程序屠宰的18月龄与30月龄牛的食用品质差异不显著(P>0.05);参与实验的消费者能够分辨出不同剪切力的嫩度差异(P<0.01),认为牛排嫩度适宜的剪切力为4.39kg,高于5.23kg不适于做牛排;大理石花纹对牛排的食用品质影响极显著(P<0.01),达到日本大理石花纹No.7(等级2级)时,已满足实验中消费者的要求;成熟时间对牛排食用品质影响极显著(P<0.01),成熟能改善牛肉的嫩度、风味、多汁性;不同分割部位肉食用品质差异显著(p<0.05),里脊、和尚头眼、西冷的食用品质较高:烹制中心温度对牛排的食用品质影响显著(P<0.01),优质牛肉采用较低的中心温度可以提高牛排口感。 3.涮牛肉品评实验结果表明:涮牛肉食用品质中,嫩度、风味、多汁性权重的分别为0.38,0.41,0.21;鲁西黄牛×利牧赞食用品质优于鲁西黄牛×西门塔尔;参与实验的消费者认为涮牛肉剪切力低于4.39kg时嫩度好,高于5.23 kg口感韧;大理石花纹对牛肉食用品质影响极显著(P<0.01),但达到日本大理石花纹No.7(等级2级)时,已满足实验中消费者的要求:成熟时间对涮牛肉食用品质影响极显著(P<0.01),成熟能改善牛肉的嫩度、风味、多汁性;不同分割部位肉食用品质差异显著(p<0.05),里脊、和尚头眼、西冷的食用品质较高:烹制时间对涮牛肉食用品质影响极显著(P<0.01),涮牛肉时在沸水中煮沸时间不宜过长,涮60S时嫩度、风味、多汁性较好。

著录项

  • 作者

    毛衍伟;

  • 作者单位

    山东农业大学;

  • 授予单位 山东农业大学;
  • 学科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罗欣;
  • 年度 200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TS251.52;
  • 关键词

    牛胴体; 感官评定; 牛肉品质;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