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国有企业实施经营者股票期权制度研究
【6h】

中国国有企业实施经营者股票期权制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引论

1.2 本项研究的理论依据

1.2.1 委托——代理理论

1.2.2 人力资本理论和产权理论

2 股票期权概述

2.1 股票期权的概念

2.2 股票期权的产生及发展

2.3 股票期权制度的功能

2.4 反思

2.5 对股票期权制度的实质分析

2.5.1 股票期权制度的本质是激励

2.5.2 股票期权制度的约束功能

3 国内股票期权制度理论研究综述

3.1 人力资本分享企业剩余

3.2 国有企业薪酬——业绩相关性研究

3.3 国有企业实施经营者股票期权制度的可行性

4 中国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方式的探索

4.1 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制及其它

4.2 中国股票期权制度的实践探索

4.2.1 深圳模式

4.2.2 上海模式

4.2.3 武汉模式

4.2.4 北京模式

5 中国国有企业经营者实施股票期权制度面临的现实障碍

5.1 有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5.2 内部治理环境问题

5.3 外部环境问题

5.4 技术操作中的问题

6 如何为中国国有企业经营者实施股票期权制度创造条件

6.1 端正观念

6.1.1 正确认识股票期权制度

6.1.2 正确看待社会公平问题

6.2 加快推进产权制度改革

6.3 完善有关法律法规,改善制度环境

6.3.1 健全证券制度、会计制度

6.3.2 健全中介制度

6.4 完善内部治理环境

6.5 完善外部环境

6.5.1 加快建立规范有效的资本市场

6.5.2 加快建立充分竞争的职业经理人市场

6.5.3 健全社会中介市场

6.6 完善具体的技术操作环节

6.6.1 建立科学的业绩评价体系

6.6.2 合理确定股票期权授予范围

6.6.3 合理确定行权价格

6.6.4 合理确定股票期权的授予数量和比例

6.6.5 合理确定股票期权的变现条件

7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显著的成效,同时,长期以来国有企业存在不合理的激励机制一直困扰着中国国有企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对中国国有企业实施经营者股票期权进行相关研究和论述。经营者股票期权(Executive Stock Option,ESO)是指企业所有者授予经营者在未来一定期限内以某一既定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该公司股票的选择权。 在两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下,要使企业实现效益最大化,必须使股东的剩余索取权与经理的剩余控制权尽可能对应。委托——代理理论认为,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代理成本和减少道德风险,需要通过一定的激励约束机制来规范经理的行为。人力资本产权理论认为,企业由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构成,经营者作为一种特殊的、稀缺的人力资本的所有者,伴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在分享企业剩余索取权的谈判中实力不断增长。 80年代以来,薪酬性的股票期权制度被西方国家大公司普遍采用,较好地解决了所有者利益和经理利益之间冲突,降低了代理成本。本文回顾了股票期权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对股票期权制度的作用和实质进行了分析。股票期权制度作为融激励和约束于一体的长期激励制度,在解决两权分离产生的代理问题、有效激励企业经营者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同时,股票期权制度本身的约束功能有限,要有效发挥激励作用,需要一个系统组合,即有效的内部治理和外部监督协同发挥约束作用,才能保证其激励功能的有效实现。为此,需要有健全的经济运行环境作保障。 结合我国已有的实践,对照西方国家实施股票期权制度的经验和趋势,本文总结了现阶段中国国有企业经营者实施股票期权制度过程中遇到的政策问题、内部治理、外部监督、具体操作等方面的问题,分析了中国现阶段实施经营者股票期权制度面临的现实障碍和实施的必要条件,提出了中国国有企业完善经营者股票期权制度的思路。 本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主要采用了比较研究方法。全文共分7个部分:在引言中,界定了经营者的概念,阐明了本文的适用领域、研究意义和理论依据;第二部分股票期权制度,回顾了股票期权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对股票期权制度的作用和实质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国内股票期权制度理论综述;第四部分,中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