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哈罗德·品特早期剧作中的现实主义成分和荒诞性
【6h】

论哈罗德·品特早期剧作中的现实主义成分和荒诞性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原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The Theatre of the Absurd

CHAPTER TWO Absurdity Features in Harold Pinter's Early Plays

CHAPTER TTHREE Realistic Elements in Harold Pinter's Early Plays

CHAPTER FOUR Absurdity in Reality

CONCLUSION

NOTES

BIBLIOGRAGHY

ACKNOWLEDGEMENTS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本篇论文主要选取当代英国剧坛上的最有影响力的荒诞派剧作家之一哈罗德·品特的早期作品进行研究、分析,因为品特在该时期的作品中所表现出的主题思想和形成的独特风格,已成为他中后期创作的奠基石。 本篇论文主体共分四章。 第一章首先介绍了荒诞派戏剧的创作思想和手法。荒诞派的剧作家们在抛弃理性的传统的戏剧表现手法的同时,采用反传统的荒诞形式表现荒诞的现实,将存在主义的思想得到具体地阐释,并期望实现将人们从麻木、机械的存在状态中唤醒,使之直面人生现实的责任。一方面,他们嘲弄地鞭挞了对终极的真实毫无觉察的生活的荒诞性,另一方面,揭示了在宗教信仰衰落后变得荒诞不经的人类的生存状况。 第二章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品特早期作品中存在的荒诞剧特征。一方面,作家选择一些“小人物”作为作品的主角,但是对他们在舞台上的行为及其动机不做解释,甚至对角色的身份和社会背景也不做交代,因此,其作品中所设置的悬念绝非传统的,包含了众多模棱两可的因素;另一方面,面对着这样颇具真实感的角色,但其动机和行动却不可理解,要与之认同几乎是不可能的,而观众与之无法认同的人物便不可避免的具有喜剧性。剧中的人物往往以喜剧身份登场,却在恐惧不安和令人怜悯的悲惨状态中结束。正是通过表现这种极大的反差,品特创造性地将悲剧状态和喜剧性相融合,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风格的“悲喜剧”,旨在阻止观众与舞台上的人物认同而代之以置身事外,达到一种“间隔效果”。 第三章列举了品特早期作品中存在的现实主义成分。这主要表现在品特刻意地将舞台背景设计成颇具真实感的房间,而且作品以针砭时弊为主要内容,剧中人物来自英国社会的中下层,语言也刻意地选用了与剧中人物身份相符的词语,颇具现实主义色彩。此外,他的创作是以自身的生活经历和社会阅历为源泉,集中表现了世界的不可知和人在一个自己无法理喻的世界上所面对的威胁和恐惧感。这一切都来源于他的生活经历,同时又与当代的英国社会现状有着很深的渊源。 第四章集中论述了品特作品中的现实主义成分和荒诞性的有机融合。在借鉴、革新传统的戏剧表现手法的同时,品特采用电影的某些创作手法以实现现实与荒诞交融的艺术效果。在运用语言方面,他充分挖掘语言的舞台表现力:一方面致力于再现生活语言,另一方面又使剧中人物的语言表达矫揉造作,不合逻辑,大量使用单音节的词,重复、矛盾的词语比比皆是,取得了明显的喜剧效果。揭去品特作品的现实表层,展现出的是典型的荒诞派主题,即暴露于观众面前的是人存在状态的荒诞感、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隔绝和孤独的状态。这就是品特的戏剧—独具现实主义特点的荒诞派戏剧。 本篇论文的结论指出,哈罗德·品特的早期剧作虽然包含了一些对社会和人际关系的悲观、消极的观点,却揭露并抨击了西方社会的福利制度和道德观念泯灭、人人自危的思想危机,具有积极的方面。另外,作为一位颇具影响力的剧作家,他的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艺术造诣也值得人们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