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中国宪法变迁问题研究
【6h】

新中国宪法变迁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原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引 言

第一节宪法变迁的一般理论

第二节新中国宪法变迁历程

第三节新中国宪法变迁的特点及其原因

第四节未来新中国宪法的变迁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 谢

展开▼

摘要

本文主要对新中国宪法的变迁、特点、原因及未来新中国宪法变迁的条件、方向和途径试图总结一些规律、发表一些看法,以期对新中国的宪政建设给予一些启示。 第一部分主要对宪法变迁的一些基本问题给予简单的介绍,主要对宪法变迁的概念,宪法变迁的原因,宪法变迁的模式给予了简要的分析。 第二部分主要对新中国宪法的变迁的历程予以整理,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到1954年宪法再到1975年宪法以及后来的1978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乃至1982年宪法以后的4次修正案,在这一部分对它们制定与实行情况给予了简单的描述,对它们的内容和特点给予了系统的分析和比较研究,并为下文打好铺垫。 第三部分主要对新中国宪法变迁的特点及其原因予以总结和归纳,首先指出新中国宪法变迁的特点指出:(1)新中国宪法的修改次数过多;(2)新中国宪法变迁机制单一;(3)我国宪法变迁程序不完善;(4)我国宪法变迁是以执政党的政策作为制定和修改宪法的指导原则;(5)我国宪法在内容上的变迁时代特色过浓。接着主要从社会文化的、政治的、经济的和宪法本身的角度对新中国宪法变迁的原因予以分析,主要是:(1)新中国宪法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各阶层对宪法的理解是新中国宪法的思想文化原因;(2)政治因素主导着宪法的变迁;(3)宪法与商品经济的非对应性是新中国宪法变迁的最重要的经济原因;(4)宪法本身的内在因素也是我国宪法变迁的文本原因。 第四部分主要就未来新中国宪法变迁的一些问题做了瞻望,主要就未来新中国宪法变迁所处的外在条件和宪法本身的缺陷指出宪法为什么需要变迁,接着指出宪法需要坚持的指导原则,以及在哪写地方需要变迁,再接着指出未来新中国宪法如何变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