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Aroclor1254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
【6h】

Aroclor1254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缩略语表

声明

1引言

1.1多氯联苯的特性

1.1.1持久性

1.1.2生物富集性

1.1.3远距离传输的特性

1.1.4生态毒性效应

1.2 多氯联苯的污染现状与分布

1.2.1 多氯联苯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1.2.2 多氯联苯对水环境的污染

1.2.3 多氯联苯对河流沉积物的污染

1.2.4 多氯联苯对水生生物的污染

1.3 多氯联苯的研究动态

1.3.1 多氯联苯毒性效应及生殖毒性的研究进展

1.3.2 多氯联苯神经毒性的研究进展

1.4斑马鱼的研究动态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材料与方法

2.1试验材料

2.1.1试验药物

2.1.2试验动物

2.1.3 培养液的配制

2.1.4试验所用主要设备

2.2试验方法

2.2.1 染毒培养

2.2.2形态学观察

2.2.3胚胎自发运动的测定

2.2.4软骨染色

2.2.5组织切片的制作

2.2.6原位杂交

2.3试验设计

2.4数据统计

3结果

3.1 胚胎的形态变化

3.2胚胎的色素沉着变化

3.3胚胎的自发回旋运动

3.4斑马鱼胚胎的孵化率

3.5斑马鱼胚胎的畸形率

3.6斑马鱼胚胎的死亡率

3.7胚胎组织切片观察

3.8胚胎的软骨染色

3.9胚胎自发运动与黑色素合成酶的关联

3.9.1 Aroclor1254染毒对酪氨酸酶mRNA表达的影响

3.9.2酪氨酸酶拮抗剂的影响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多氯联苯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中的一类,由于它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严重污染了人类生存的环境,已对人类和动物产生较大危害,笔者选用模式动物斑马鱼作为试验动物,研究了Aroclor1254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其主要内容如下:
   试验设置了0.1μg/L、1μg/L和5μg/L浓度梯度的Aroclor1254以及0.1%DMSO组作为溶媒对照,每组5个处理,三个重复。在受精后2小时(2 hpf)给斑马鱼染毒,分别于12 hpf、24 hpf、48 hpf、60 hpf、72hpf、84hpf、96hpf观察了胚胎的孵化率,幼苗的畸形率和死亡率。对48 hpf、60 hpf、72 hpf时期的幼苗进行软骨染色和制作组织切片;使用原位杂交检测了24hpf-30hpf酪氨酸酶的表达,并加入其抑制剂观测酪氨酸酶的表达变化,进一步观察Aroclor1254对斑马鱼胚胎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发育时间的增加,浓度越大死亡率越大,呈正相关;对照组和1μg/L染毒组在72hpf的孵化率为100%,极显著的高于5μg/L(74.7%)染毒组(P<0.01);Aroclor1245引起胚胎卵囊腔肿大、尾部弯曲等畸形,5μg/L组在48hpf和72hpf的畸形率分别是32.4%和47.9%,而在低浓度1μg/L组只在72hpf观察到1.07%的畸形,在对照组与0.1μg/L组没有观察到畸形;在72hpf,对照组、0.1μg/L和1μg/L软骨发育差异不显著,但5μg/L组明显抑制了软骨的发育(P<0.05)。Aroclor1254可引起胚胎自发运动强度的增加,这种运动强度的增加可被酪氨酸酶抑制剂PTU所抑制。在26 hpf,Aroclor1254染毒引起酪氨酸酶表达范围的增大。以上试验表明Aroclor1254强烈引起胚胎的发育毒性,同时也说明作为毒性学模型的斑马鱼胚胎可从分子生物学方面理解其毒性机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