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2008~2010年烟台市农村生物饮用水水质监测与分析
【6h】

2008~2010年烟台市农村生物饮用水水质监测与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与分析

讨论

结论

建议与措施

参考文献

致谢

论文发表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展开▼

摘要

目的:
  农村饮水安全是广大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也是农民生活状况改善的重要标志。为解决中国广大农民的吃水问题,国家把农村饮水安全作为“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本课题研究目的:
  1、了解烟台市2008-2010年农村生活饮用水基本情况。
  2、了解烟台市2008-2010年农村生活饮用水不合格指标和样品结果分析。
  3、了解烟台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年内和各年间枯、丰水期的水质差异。
  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相关部门制定饮用水相关政策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1、按照随机抽样原则在烟台农村地区选择小型集中式供水点作为监测点,2008-2010年度监测点数量分别为104个、158个、195个。
  2、基本情况调查:设计基本情况调查表,对每个监测点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
  3、采集样晶:丰水期和枯水期每年各采集1次,1类监测点分别采集1份出厂水和术梢水,2类监测点每次只采集术梢水。
  4、样品检测:对所有采集的水样进行19项生活饮用水指标检测。
  5、统计分析:用Epidata数据库进行录入,SPSS18.0进行数掘分析。
  结果:
  一、2008年监测结果
  1、枯水期监测结果
  (1)菌落总数、硝酸盐、总大肠菌群是烟台农村饮用水枯水期的主要不合格指标,合格率分别是69.5%、76.4%、87.4%。
  (2)烟台市枯水期农村生活饮用水总合格率为49.4%。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微生物指标合格率分别为95.4%、76.4%、62.1%。
  2、丰水期监测结果
  (1)总大肠菌群、菌落总数、耐热大肠菌群、硝酸盐是烟台市农村饮用水丰水期的主要不合格指标,合格率分别是39.7%、51.7%、55.2%、75.3%。
  (2)烟台市丰水期农村生活饮用水总合格率为25.9%。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微生物指标合格率分别为88.5%,74.1%,35.1%。
  3、枯水期与丰水期监测结果比较
  (1)枯水期与丰水期水质比较结果显示,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差异(x2=5.593,p=0.018)有统计学意义,各单项中,只有铁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毒理学指标合格率无差异(x2=0.247,P=0.619):枯水期微生物指标合格率(62.1%)高于丰水期合格率(35.1%)(x2=25.41,p=0.05)。
  (2)枯水期与丰水期总体水质比较,枯水期总体合格率(49.4%)高于丰水期(25.9%)(x2=20.579,p﹤=0.05)。
  二、2009年监测结果
  1、枯水期监测结果
  (1)菌落总数、硝酸盐、总大肠菌群是烟台农村饮用水枯水期的主要不合格指标,合格率分别是66.0%、61.3%、79.7%。
  (2)烟台市枯水期农村生活饮用水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微生物指标合格率分别为89.5%、59.8%、58.2%。
  2、丰水期监测结果
  (1)总大肠菌群、菌落总数、耐热大肠菌群是烟台市农村饮用水丰水期的主要不合格指标,合格率分别是29.5%、30.3%、41.7%。
  (2)烟台市丰水期农村生活饮用水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微生物指标合格率分别为87.0%、53.1%、18.5%。
  3、枯水期与丰水期监测结果比较
  (1)枯水期与丰水期水质比较结果显示,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差异(x2=0.734 P=0.391)无统计学意义;毒理学指标合格率无差异(x2=2.270p=0.132):枯水期微生物指标合格率(58.2%)高于丰水期合格率(18.5%)(x2=84.922p<0.05)。
  (2)枯水期与丰水期总体水质比较,枯水期总体合格率(30.9%>高于丰水期(13.8%)(x2=21.429 p<0.05)。
  三、2010年监测结果
  1、枯水期监测结果
  (1)菌落总数、硝酸盐、总大肠菌群是烟台农村饮用水枯水期的主要不合格指标,合格率分别是73.6%、76.7%、87.6%。
  (2)烟台市枯水期农村生活饮用水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微生物指标合格率分别为90.3%、76.4%、67.6%。
  2、丰水期监测结果
  (1)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是烟台市农村饮用水丰水期的主要不合格指标,合格率分别是35.5%、49.7%、56.4%。
  (2)烟台市丰水期农村生活饮用水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微生物指标合格率分别为89.4%、65.2%、27.3%。
  3、枯水期与丰水期监测结果比较
  (1)枯水期与丰水期水质比较结果显示,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差异(x2=0.150 P=0.669)无统计学意义;桔水期和丰水期毒理学指标总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025.P<0.05),枯水期合格率(76.4%)高于丰水期合格率(65.2%),其中硝酸盐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087,P<0.05);枯水期微生物指标合格率(67.6%)高于丰水期(27.3%)(x2=107.491/p<0.05)。
  (2)枯水期与丰水期总体水质比较,枯水期总体合格率(47.0)高于丰水期(15.8%)(x2=21.429 P<0.05)。
  四、2008至2010年综合水质比较结果
  (1)2008年至2010年烟台市农村尘活饮用水在丰水期各项水质比较结果显示,各年度总体水质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x2=11.597P<0.05),合格率以2009年最低(13.8%)。分项检测显示,各年份毒理学指标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x2=20.521 P<0.05),2009年最低(53.2%);各年度丰水期微生物指标差异其有统计学意义(x2=15.064,P<0.05),2009年最低(18.5%)。各年度丰水期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各单项检测结果比较,硝酸盐氮、菌落总数、耐热大肠菌群、总大肠菌群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格率以2009年最低。其他项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008年至2010年烟台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在枯水期各项水质比较结果显示,各年度总体水质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x2=20.31 P<0.05),合格率以2008年最高(49.43%),2009年最低(30.86%)。分项检测显示,各年份毒理学指标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x2=22.688p<0.05),2008、2010年度合格率较高,分别为76.44%、76.36%,2009年最低(59.77%)。各年份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微生物指标无统计学差别(P>0.05)。
  单项分析显示,毒理学指标中硝酸盐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9.380P<0.05),氟化物、砷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2008年至2010年烟台市不同水样类型水质比较,出厂水与末梢水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微生物指标、总体水质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梢水的毒理学指标合格率高于出厂水(p<0.05)。
  不同供水方式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比较结果显示,各水质微生物指标、毒理学指标、总体水质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消毒的水质各项指标合格率最高,未完全消毒次之,未消毒的最低。
  结论:
  1、2008-2010年微生物指标是烟台市农村生活饮用水主要的不合格指标,可能原因是多数农村集中式供水设施未进行有效的消毒、净化处理。
  2、2008-2010年烟台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枯水期总体水质合格率高于丰水期。
  3、2008-2010年烟台市农村生活饮用水除铁、硝酸盐等指标外,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4、2008年至2010年三年的水质比较以2009年为最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