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社区照顾:城市社区养老工作研究——以济南市K社区为例
【6h】

社区照顾:城市社区养老工作研究——以济南市K社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社区照顾研究综述

(一)国外社区照顾研究综述

(二)国内社区照顾研究综述

三、本文研究方法

第二章 社区照顾的概念、发展、功效及对我国的适用性

一、社区照顾的概念

二、社区照顾的起源与发展

三、社区照顾的功效

四、社区照顾对我国的适用性

第三章 国内外社区照顾养老的理论、实践及启示

一、国内外社区照顾养老的理论和实践

(一)英国社区照顾型养老的理论和实践

(二)美国社区照顾型养老的理论和实践

(三)日本社区照顾型养老的理论和实践

(四)香港社区照顾型养老的理论和实践

二、经验和启示

第四章 K社区在社区照顾养老方面的现状和问题

一、K社区老年人口及养老概况

二、K社区相关社区照顾养老服务现状

(一)老年人社区照顾养老服务网络的构建

(二)社区内照顾养老具体服务项目体系

三、K社区关于社区照顾养老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社区养老存在资金制约的难题

(二)社区养老专业人才队伍的匮乏

(三)部分老人思想观念较为传统,消费养老观念较为欠缺

(四)社区养老设施的建设亟待进一步完备

(五)欠缺开发老年人自身价值的手段

第五章 我国发展社区照顾型养老的对策和建议

一、进一步畅通我国社区资金获取的渠道

二、加强我国社区养老人才队伍的建设

三、进一步推动老年人养老观念的解放

四、进一步加强社区内养老机构的建设

五、开拓和完善老年人互助养老项目

六、社区养老有偿服务的引入和拓展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访谈提纲(以社区工作人员为例)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条件的提升,人均寿命得以不断提升,人口的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养老问题成为每个国家不得不面对的一大问题。对于中国来说,由于人口基数大,地区发展不平衡,养老规章制度方面的不健全,传统养老观念及体系的面临崩溃等原因,使中国的养老问题更加严峻,如何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长久的发展。
   在国外,由于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传统的人文关怀思想,人们对养老问题不断探究,逐渐的探索出更加科学和人性化的养老模式,其中社区照顾的养老模式无论在理论研究和付诸实践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西欧国家面临“福利国家”所带来的巨大压力的时候,社区照顾的养老模式充分发挥了其整合资源,协同养老的优势,有效的缓解快速老龄化所带来的冲击,这也使得社区照顾养老模式得到了推广和发展。
   纵观人们养老需求的发展,以家庭为基础,社会公共资源介入的社区养老模式更能充分发挥其在现实养老上的优势,而这一模式在应对中国现阶段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龄人口不断增多,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机构养老发展遭遇瓶颈等诸多困难情形下,有着巨大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本文正是以此为契机,阐述社区照顾型养老在中国的存在和发展。
   对于社区照顾型养老在中国的存在和发展,不少学者进行了论证和研究。通过对这些论证和研究进行分析,笔者发现,关于社区照顾养老模式的较为系统的研究,一般都停留在理论与政策性的宏观方面,更多的是在提出可行性化的建议和对策,对社区养老如何深入社区具体开展,如何调动社会公共资源,如何结合具体的实地实际开展工作谈论的较少;对于改变社区老年人被动接受外界的给与和照顾,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老年人人力资源和价值为自身养老服务的研究较少;在社区照顾的研究当中,以国家和地区以及城市层面上进行社区养老案例的探讨,极少落脚到更具推广意义的基层社区的层面上,详细的开展工作。
   本文以社区照顾模式下城市社区养老的研究为主题,选取了济南市K社区为个案研究的对象,一是因为K社区曾是笔者驻点实习过的社区,并参与过社区在养老建设方面的工作;二是K社区作为社会化程度较高的社区,社区的老年人口较多,老龄化程度较高,结合社区自身的建设状况,选取作为研究对象,更有典型和推广意义。笔者在研究的过程中,采用半参与式观察的方法,以实习研究人员的身份参与到了社区的养老过程中去,并观察社区作为整体的行为对象,所采取的一系列的具体的建制和措施,同时笔者通过访谈的方法,以社区工作人员、社区老年居民、社区普通居民、社区驻点社工等为访谈对象,了解他们对社区在养老所扮演角色方面的意见、看法、问题、主张及愿景。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充实和丰富有关社区照顾理论养老模式真正落脚到社区层面上,在养老问题上,社区人员如何的配置,制度如何构建,资源如何调动,措施如何的筹划和推进,老年人自身的价值如何挖掘。通过本文的研究,进一步定位社区在养老方面的角色,以社区的养老需求实际为突破口,科学合理的制定有效的制度,推行有效的措施,整合公共资源和社会的力量,推行社会化的养老,能够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养老需求,有效缓解日益加深的老龄化趋势,推动社区养老事业的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