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平原地区某改线新建省道干线公路技术标准及路线总体方案研究
【6h】

平原地区某改线新建省道干线公路技术标准及路线总体方案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绪论

1.1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1.2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1.3 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现状

1.4 技术标准的确定及路线总体方案比选论证所处的工作阶段

1.5 主要影响因素及研究论证过程

2.项目影响区经济社会现状及发展

2.1 项目影响区

2.2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经济社会现状及规划

2.3 滨州市经济社会现状及规划

2.4 滨城区经济社会现状

2.5 惠民县经济社会现状及规划

2.6 主要经济社会指标预测

3.交通量分析及预测

3.1 交通调查与分析

3.2 交通量预测思路及方法

3.3 交通量预测结果

4.其他主要影响因素研究

4.1 地形、地质、水文、气候因素

4.2 沿线城镇规划

4.3 项目区域路网现状、规划

4.4 S247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

4.5 沿线环境敏感区(点)重要设施的分布因素研究

4.6 沿线土地资源状况分析

4.7 区域内农、林、水布局

4.8 筑路材料供应、运输情况分析

5.技术标准的确定

5.1 项目的性质及功能

5.2 技术标准的确定原则及主要依据

5.3 主要技术标准论证

5.4 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计算分析

5.5 本章结论

6.路线起终点的研究论证

6.1 项目起点

6.2 项目终点

7.路线基本走向(走廊带)研究

7.1 备选方案的拟定

7.2 惠民县城段K线、A线比选论证

7.3 终点路段K线、B线比选论证

7.4 本章结论

8.路线方案的确定

8.1 路线方案的确定原则

8.2 主要控制因素及路线方案控制点

8.3 路线方案布置及比选论证

8.4 最终路线方案及主要技术指标采用情况

9.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技术标准及路线方案的科学确定是决定干线公路改建工程投资决策成败的关键。S247乐胡线惠民县城至里则镇段改建工程位于黄河冲积平原,虽然工程受地形限制小、展线容易、各项指标组合较灵活,但区域土地资源稀缺、路网纵横交织、村镇分布密集、环境敏感,影响因素复杂。 在对项目影响区域经济社会现状及规划研究分析、交通量OD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交通量分配预测,指出并深入研究了影响技术标准选取和路线方案确定的各种因素。进而以《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及相关规范为主要依据,确定了本项目公路等级、设计速度,车道数、路基宽度等各项技术标准,并进行了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分析计算,预测末期各改线路段均处于二级服务水平,可以满足长远发展需要。 路线方案研究过程遵循由面到带、由带到线、由浅入深、由轮廓到具体的选线原则进行多方案比较、优化与论证。首先根据项目在区域路网中的功能、作用,结合城镇布局和交通规划目标,通过多方案比选确定了路线起终点;然后在技术指标,建设规模、与城镇发展的协调性、对经济发展带动促进作用、提高路网服务水平等各个方面对多个走廊带进行深入比较研究,确定了路线基本走向;进而根据路线总体走向的转折和改建方式的不同,以路线走向转折处为节点,按照“统一标准、统筹规划、分段布置、具体定线”的思路,分段进行了优化定线,最终确定了本项目路线方案。 通过对本项目技术标准的合理选择和相对最优路线方案的科学确定,不仅为后续开展土地利用、工程环境、社会影响和安全风险等评估评价提供依据,也为干线公路在区域交通运输中发挥重要作用,促进沿线经济发展和经济带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也期待能对类似条件公路工程的投资决策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更加希望的是,“统筹规划、分段布置”的转折线路选线思路能被广大公路规划、设计从业者接受和应用。

著录项

  • 作者

    刘峰;

  •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

  • 授予单位 山东大学;
  • 学科 工程硕士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杨则英;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平原地区; 省道干线公路; 技术标准; 路线;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