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慢病毒介导的CDNF对大鼠坐骨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的作用研究
【6h】

慢病毒介导的CDNF对大鼠坐骨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的作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外文论文1

外文论文2

展开▼

摘要

目的:
  周围神经损伤是临床常见病,常常导致严重的神经支配区域功能损害。本实验应用过表达的CDNF在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中,探讨联合应用人工神经导管和CDNF基因治疗对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
  方法:
  在本研究中,我们将神经导管的导向作用与重组CDNF慢病毒载体联合起来治疗坐骨神经损伤。首先,构建表达重组CDNF慢病毒载体,应用大鼠神经坐骨神经缺损模型,观察神经导管和CDNF对坐骨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的影响。
  (1)术后2、4、6、8周时间点,检测大鼠足迹并计算坐骨神经功能指数。
  (2)术后4周,取坐骨神经再生段远端1cm的坐骨神经,液氮保存后Westernblot检测各组CDNF蛋白的表达水平。
  (3)在术后4、8周时间点,取大鼠再生坐骨神经和正常神经做HE染色,观察神经组织学大致形态。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染色S100蛋白以显示髓鞘,染色NF200蛋白以显示轴突。
  (4)在术后8周时间点,扫描电镜观察再生的神经,对再生髓鞘的厚度进行测量分析。
  (5)在术后4、8周,取手术侧腓肠肌称重分析,评估坐骨神经恢复水平。
  结果:
  (1)在术后4周时间点,重组CDNF慢病毒载体应用组损伤神经远端高表达CDNF蛋白。
  (2)在术后4周和8周时间点,HE常规染色与S100和NF200免疫组化显示重组CDNF慢病毒载体应用组再生的神经在形态学上表现出更规则有序的形态和良好的轴突再生。
  (3)透射电镜下重组CDNF慢病毒载体应用组在8周时神经的超微结构与正常神经更为类似,再生髓鞘厚度显著优于对照组。
  (4)腓肠肌湿重测量显示重组CDNF慢病毒载体应用组明显减轻肌肉萎缩。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分析结果显示重组CDNF慢病毒载体应用组,大鼠后肢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
  实验证实CDNF慢病毒载体的基因治疗在神经损伤段提供一个稳定持续的CDNF表达,再生的坐骨神经在形态学和功能学上表现出良好的修复,明显促进坐骨神经的再生,为临床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提供一种新的治疗策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