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子宫内膜腺癌中EMT的发生及miR200a/ZEB1信号通路在该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6h】

子宫内膜腺癌中EMT的发生及miR200a/ZEB1信号通路在该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1.EMT标记物在子宫内膜腺癌及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

2.ZEB1在子宫内膜腺癌及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

3.EMT标记物及ZEB1在手术标本中的表达

4.EMT标记物及ZEB1在mRNA水平的表达差异

5.miR200a在子宫内膜腺癌及正常内膜中的表达

6.子宫内膜腺癌中miR200a与CDH1的相关关系

附图

附表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TGF β信号在上皮-间质转化以及癌症进展中发挥的作用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nCa)是女性生殖系统肿瘤比较常见的一类,尽管其属于一种低度恶性的肿瘤,但不同的子宫内膜癌既可以有良好的预后乃至成功治愈,也可能成为一种棘手的疾病并最终引起患者死亡。直接侵蚀以及淋巴转移、远处器官转移被认为是决定患者预后、复发率以及死亡率的重要因素。对子宫内膜癌侵袭能力的来源以及侵袭方式的探究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 to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指具有细胞极性及紧密的黏附能力的上皮细胞转化为失去细胞极性、黏附松散、细胞活动能力强的间质细胞的病理生理过程。众所周知,向正常组织的侵袭及转移是癌细胞重要的生理特征同时也是癌症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多项研究表明,在许多癌症如乳腺癌、结肠癌、上皮性卵巢癌中,EMT在赋予癌细胞侵袭能力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EMT在子宫内膜癌中的发生及可能的分子调控机制目前研究较少,本研究希望为探清子宫内膜癌中EMT发生的分子机制打开突破口。
  目的:
  在子宫内膜癌及正常子宫内膜的石蜡切片中检测EMT相关分子标记物ecadherin、vimentin以及zeb1的表达借此探究EMT是否在子宫内膜癌中发生以及相关调控因子的表达;在新鲜的子宫内膜癌组织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检测e-cadherin、vimentin、zeb1、miR200a的表达,探讨其中存在的调控关系。
  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正常子宫内膜(n=22)、子宫内膜癌(n=45)石蜡切片中E-cadherin、Vimentin、ZEB1的表达。通过Western blotting、Realtime RT-PCR检测新鲜子宫内膜(n=15)、新鲜子宫内膜癌组织(n=34)中E-cadherin、Vimentin、ZEB1的表达及其相应mRNA的表达并分别检测miR200a在两组中的表达。
  结果:
  ①在石蜡切片中,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cadherin表达降低(P<0.05),Vimentin及ZEB1表达升高(P<0.05);②在新鲜组织中,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cadherin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P<0.05),Vimentin蛋白及mRNA表达升高(P<0.05),ZEB1蛋白及mRNA表达升高(P<0.05);③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iR200a表达量降低(P<0.05),miR200a同E-cadherin的mRNA表达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63 P<0.01)。
  结论:
  1.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各EMT分子标记物同正常子宫内膜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说明EMT过程在子宫内膜癌中是明确发生的,EMT的发生并不随着病情的进展发生变化。
  2.通过对癌组织及正常内膜的检测,我们发现miR200a在子宫内膜癌中发生了明显的降低,而其靶点ZEB1不论是相应mRNA的转录还是蛋白的含量均发生了相应升高,提示miR200a/ZEB1这一调控途径在子宫内膜癌中明确发生;相应的,经过统计,ZEB1的靶点E-cadherin的mRNA转录水平与miR200a的表达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也提示我们在子宫内膜癌中miR200a参与了对EMT的调控并通过对E-cadherin表达的抑制,抑制了EMT的发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