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宝石能谱CT与常规超声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价值的对照分析
【6h】

宝石能谱CT与常规超声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价值的对照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宝石能谱CT以及超声在鉴别诊断良恶性甲状腺结节中的应用进展

附表

附图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
  通过观察、分析纳入研究的甲状腺结节的能谱薄层CT图像及超声声像图,获取结节相应的研究参数,探查宝石能谱CT在分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价值,并与二维超声结果作对照。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后有病理诊断报告的44个甲状腺结节,根据病理诊断报告将其分为良性组、恶性组两组。所有患者均先行甲状腺及双侧淋巴结超声检查,然后再行颈部能谱CT平扫、动脉期扫描(两种检查方法的时间间隔不超过三天),进而将获得的能谱CT图像传输到工作站,进行后处理,记录结节及其周围的正常甲状腺组织的相同感兴趣区域内的碘浓度及水含量,并计算其标准化碘浓度(或水含量)=结节的平均碘浓度(或水含量)/同侧正常甲状腺组织的平均碘浓度(或水含量),计算能谱曲线斜率,以40及100 keV为参考点,斜率=(HU40keV-HU100keV)/60,观察70keV时获得的单能量薄层图像和碘基图像,分别记录结节的数量、边界、囊性变、钙化形态和部分结节内伴有乳头状结构等并进行下一步分析。分析结节的超声声像图,记录结节的轮廓形态、边界情况、囊性变情况、周围声晕、同侧淋巴结髓质结构等参数。获得的能谱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而超声图像数据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两组数据分别得出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得出最佳诊断阈值及其定性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结果:
  入选研究的共44个甲状腺结节,其中良性组结节包含23例,恶性组结节包含21例。经统计学分析平扫期两组结节的碘浓度、标准化碘浓度、能谱曲线斜率的均值,良性组分别1.97×100ug/ml、0.49、0.23,恶性组分别为-1.42×100ug/ml、-0.20、-0.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动脉期碘浓度、标准化碘浓度、曲线斜率的均值,良性组分别16.61×100ug/ml、0.49、1.98,恶性组分别为11.07×100ug/ml、0.35、1.30,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扫相,采用碘浓度、标准碘浓度、能谱曲线斜率诊断恶性病变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2、0.86、0.90,最佳诊断阈值分别为0.32×100μg/mL、0.52、0.33,平扫期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最佳碘浓度值的特异度是79.5%,敏感度是100%。超声声像图中结节的形态轮廓、边界、囊变情况在良、恶性组之间的差异显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恶性结节的AUC是0.82,敏感度是84.2%,特异度是68.1%,95%置信区间为0.71-0.90。
  结论及意义:
  能谱CT和超声检查在定性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应用中均表现出特定的价值,能谱CT不仅可以提供客观参数,且本次研究显示在鉴别直径≥1cm的甲状腺结节时,能谱CT平扫期采用碘浓度、标准碘浓度、能谱曲线斜率诊断恶性结节AUC都高于超声,平扫期诊断恶性甲状腺结节最佳碘浓度值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也均优于超声。能谱CT提供的定量参数为临床大夫判断甲状腺结节患者是否要进行手术提供了客观真实的数据依据,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不必要的手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