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传统民间艺术生产与消费的当代变迁——以杨家埠年画为例
【6h】

传统民间艺术生产与消费的当代变迁——以杨家埠年画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理论背景

(一)国内外对中国乡村的研究

(二)对年画的相关研究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第一章 杨家埠概况

一、地理环境及经济状况

(一)地理环境

(二)经济状况

二、杨家埠发展历史

(一)杨家埠成立的历史

(二)杨家埠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历史

(三)文革时期的变化

(四)改革开放之后的发展

三、杨家埠人口

第二章 杨家埠年画的传统与现代

一、传统民间年画

二、新年画

(一)革命年画

(二)“文革时期”的年画

第三章 年画的生产与经营

一、年画生产

二、商贸方式的多样化

(一)打造杨家埠风筝年画古村落招牌,发挥名牌效应

(二)打造名人效应

(三)年画销售渠道的多样化

(四)年画店产品种类的增加

(五)潍坊国际风筝会与年画

第四章 年画的消费

一、对年画的认知

二、自豪感与缺乏保护

三、年画的价值功能认识不同

结语

一、政府与社区民众的力量

二、增虽社区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各地都采取多元化的社区参与方式的作用

四、年画传承方面的措施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传统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的木版年画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面临着这种挑战。本文以现在比较成系统、发展比较好的杨家埠年画产地进行实地的调查分析。通过走访杨家埠画店、一些老艺术家、民间艺术大观园中风筝馆、年画馆的相关工作人员以及游客消费者与杨家埠当地人,来了解分析社会政治经济背景、劳动人民、消费者以及创作者在杨家埠年画的发展与经营中的相互作用,进而找出杨家埠年画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生产工具、年画题材种类与形式、销售渠道的拓展等的变化以及继承发展过程中后继无人的困境。针对年画出现的这些困境,笔者也根据实际情况找到了年画如何发展的一些途径,包括政府、村民、以及传承措施等等,为其他的年画乃至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