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一期关节镜手术治疗的中远期随访研究
【6h】

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一期关节镜手术治疗的中远期随访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基本资料

2 术前临床评估

3 手术治疗

4 术后康复计划

5 随访及评判指标

6 统计学处理

结果

讨论

1 膝关节损伤的评估

2 多发韧带伤的治疗

3 术后康复计划的探讨

4 本研究的局限性

结论

附表

参考文献

综述 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的研究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
  回顾性研究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
  研究资料与方法:
  回顾2006年1月至2015年10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收治确诊为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且应用关节镜治疗的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成功随访23例,随访成功率为44.2%。其中男16例,女7例,年龄18至58岁,平均35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4天至15个月,平均75天。所有患者行一期手术治疗。12例行早期手术治疗,11例行延期手术治疗。其中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MCL)修补6例,ACL重建+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重建+MCL修补3例,ACL重建+PCL重建8例,ACL重建+外侧副韧带(lateral collateral ligament,LCL)修补2例,ACL重建+LCL重建2例,ACL重建+MCL重建1例,ACL重建+PCL重建+LCL重建1例。记录患者术后膝关节的恢复情况以及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于术前及末次随访时应用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nternational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评分,Tegner评分,Lysholm评分评估膝关节的功能状况。根据手术时机、性别、年龄、损伤的韧带数、随访时间等因素分组,并分别统计分析各组间的优良率。
  研究结果:
  23例患者随访13至122个月,平均54.6个月。1例患者出现膝关节活动受限(活动度<90°),14例患者出现偶发膝关节疼痛(气候变化,久站等情况下出现膝关节疼痛),发生率为60.9%;3例患者在重劳动后可出现膝关节轻微肿胀,发生率为13.0%;8例患者在运动或重劳动时偶现“打软腿”的情况,发生率为34.8%。所有随访患者均未出现移植物断裂、关节感染、顽固性疼痛等严重并发症。部分患者末次随访时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示:重建韧带形态良好,走形正常,关节腔内无明显异常信号。患者术前IKDC评分为(31.5±10.5)分,末次随访时为(79.6±1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836 p<0.01);术前Lysholm评分为(37.9±11.9)分,末次随访时为(89.6±8.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089 p<0.01);术前Tegner评分为(0.9±0.7)分,末次随访时为(4.0±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486p<0.01)。根据IKDC评分划分术后疗效等级,总体优良率为69.6%。手术时机、性别、随访时间、是否存在合并伤的组间优良率无统计学差异。损伤韧带数目为2条的患者的术后优良率为91.7%,损伤数目大于2条的患者的术后优良率为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于50岁的患者术后优良率为0%,与其余两组的优良率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据Lysholm评分,总体优良率为82.6%,各组间的优良率无统计学差异。
  研究结论:
  1、一期关节镜下修复与重建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可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显著提高膝关节稳定性,是治疗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的有效治疗方法。
  2、早期手术治疗与延期手术治疗均可获得满意的手术疗效,两者在术后膝关节功能评价方面并无差异,临床工作中应根据膝关节韧带受损情况,关节肿胀程度等实际情况选择手术时机,早期或延期行一期手术治疗。
  3、患者的性别、术后随访时间以及术前是否存在合并伤对手术后的优良率并无显著影响;而患者的年龄以及合并PCL损伤可影响术后的疗效,对于年轻的、无PCL的患者,手术后的优良率可显著提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