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关于中国网络直播热现象的探究
【6h】

关于中国网络直播热现象的探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方法

1.6 创新点

1.7 所涉及的理论

第二章 网络直播相关概念梳理

2.1 关于网络直播

2.2 网络直播的分类

2.2.1 从直播载体角度划分

2.2.2 从直播内容的角度划分

2.2.3 从直播平台的角度划分

第三章 网络直播发展史和走红原因

3.1 网络直播发展史

3.2 网络直播走红的原因

3.2.1 宏观的社会环境

3.2.2 网络直播的自身优势

3.2.3 媒介环境

第四章 网络直播节目的受众调查与分析

4.1 受众对网络直播的接触情况和观看频率

4.2 受众观看网络直播的动机和习惯

4.3 受众对于网络直播的态度

4.4 受众收视过程中的行为模式

4.5 作为主播的受众

4.6 受众接受心理分析

4.6.1 满足窥视欲

4.6.2 消遣娱乐

4.6.3 自我实现的需要

4.6.4 低度卷入状态下获得陪伴感

4.6.5 社交的需求

4.6.6 求知的心理需求

第五章 网络直播走红背后存在的问题与发展策略

5.1.1 直播内容低俗“暧昧经济”丛生

5.1.2 节目同质化严重垃圾信息泛滥

5.1.4 盈利模式不清晰

5.2 网络直播的发展策略

5.2.1 加强监管

5.2.2 差异化发展深挖垂直领域

5.2.3 打通线上与线下寻求与电视媒体的合作

5.2.4 凸显工具属性,打造“直播+新闻”模式

5.2.5 借助VR等技术提升用户体验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发展,网络直播这种交互性极强的新型媒介形式出现并得到迅速发展,凭借着丰富的传播内容,多元化的传播主体以及即时互动性等特点,网络直播受到大量受众和资本的关注,上百家网络直播平台涌现,全民参与到网络直播中来,因此2016年被称为“中国网络直播元年”。网络直播热现象的出现引起了学界和业界的普遍关注,它既是互联网发展大背景下媒体节目创新的表现,同时受众的需求也是推动网络直播火热的一个原因。
  由于网络直播是新生事物,所以对于它的学术研究并不是很多,而且研究视角大多有其局限性,缺乏一个整体的研究思路,本文试图从中国网络直播的发展历史出发,对其进行系统的分类,通过分析其迅速走红的外部和内部原因,找出其吸引受众关注的独到之处,通过分析网络直播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促进网络直播持续健康地发展,从一个整体的思路和视角上对网络直播热现象进行研究。
  本文的研究总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以及关于网络直播的文献综述和本文所具备的创新点,其中本文在选题的新颖性、研究对象的全面性和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第二章对于网络直播的定义进行了解读,并且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于网络直播进行了更为全面和科学的分类。第三章回顾了中国网络直播诞生和发展的历史,并从宏观社会环境、自身环境和媒介环境三个方面研究分析了网络直播迅速走红的原因。第四章在笔者所做的调查问卷基础上,分析了受众对于网络直播的态度,接触情况和观看频率,观看动机和习惯以及观看过程中的行为模式等几个方面,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数据上的支持,并且对受众网络直播的接受心理进行了完整的分析。第五章依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和相关内容的研究,找出并分析了中国网络直播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存在低俗信息泛滥、节目同质化严重以及数据造假等现象,并且本文在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度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网络直播的发展策略,包括加强监管、差异化发展、打通线上与线下、凸显网络直播的“工具属性”、借助VR技术提升用户体验等多个策略,在满足受众需求的基础上实现快速健康地发展。
  现阶段的网络直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发展模式还不够成熟,传播策略还不够清晰,可能还无法满足受众不同的需求,但笔者相信,网络直播这一新兴的媒介形式在未来会发展的更加完善,目前存在的问题也会逐步得到解决,笔者希望通过本文中对于网络直播本身以及对于受众的分析为中国网络直播快速健康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同时实现本文的研究目的,为学术界和业界贡献一份力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