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国图藏残钞本《续琵琶》研究——以曹寅的著作权问题为中心
【6h】

国图藏残钞本《续琵琶》研究——以曹寅的著作权问题为中心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钥匙与迷障——《续琵琶》著作权研究述评

第一节 幸存孤本与史料记载

第二节 学界论证与质疑问难

第三节 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钞本版本特征探微

第一节 版本面貌概要与流传过程

第二节 特殊避讳现象与抄写年代

第二章 钞本文本立意详辨

一、“皆真实典故”

二、“琵琶不是那琵琶”

三、“外扮孟德,不涂粉墨”

四、疑似钞本作者排查

五、笔记史料的可靠性

第二节 理性思考与私人情怀

一、辩证公允的历史观念

二、包容坚毅的民族精神

三、自信多元的文化品格

四、开明积极的女性立场

五、孤亭楝影的盛世警悟

第三章 钞本艺术造诣品鉴

第一节 创新理念与审美诉求

第二节 表演性质与搬演能力

第三节 传播情况与受阻原因

第四章 钞本语言编码因革

第一节 意向剪裁与互文倾向

第二节 用典风格与用韵规律

结语:姿态与视野——曹寅及其著述研究前瞻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残旧钞本《续琵琶》的著作权是否为曹寅所享有,是一个至今仍聚讼纷纭的问题。本论文将综观相关文献记载及前辈学者的考证和论争,对该钞本的版本面貌、题名主旨、艺术特征、遣词用典等诸方面情况,结合曹寅的生平事迹、思想理念、其他著述和时代背景,加以详察,以证明此钞本《续琵琶》即《红楼梦》中所言及者,其著作权属于曹寅。
  绪论部分介绍钞本的发现和相关史料记载,评述学界的论证与争议,阐明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与方法。该选题牵涉文学、史学与艺术三个维度的意义与价值,对《红楼梦》及其作者研究、曹寅及其著述研究、清初社会政治文化研究和继承传播昆曲艺术皆有裨益。本论文尽可能秉持科学审慎的态度,立足文本,检索典籍,适当采用多种文献研究方法和文学批评角度来还原真相,突出曹寅及其著作本位的研究原则。
  第一章细考钞本的版本特征。钞本的流传过程与曹家的交游情况密切相关。参照曹寅的诗词文集、书法题跋、奏摺及小说《红楼梦》等材料,可知该康熙年间钞本不甚严谨的避讳现象正反映了曹寅较为特殊的避讳习惯与观念。
  第二章详辨钞本的文本立意。钞本情节、主题、扮相等要素尽皆符合刘廷玑《在园杂志》的记载,且从刘氏与曹寅的交往来看,此笔记真实可靠。廓清钞本题名的真实涵义,排除疑似作者,辩驳因文本矛盾而导致的误判,进而发掘其辩证公允的历史观念、包容坚毅的民族精神、自信多元的文化品格、开明积极的女性立场及隐寓其中的盛世警悟、私人感怀,可见其与曹寅复杂的经历、思想和著作的相通处。
  第三章品鉴钞本的艺术造诣。钞本结构与风格符合曹寅对创新思维和宏大叙事的一贯追求。曹寅剧作善于创新脚色设置、丰富行文手法、改革曲白形式、关注歌舞表现,该钞本亦具备充分的表演性;曹寅本人的戏剧创作才华和戏曲活动经验(经营家庭戏班,结交曲坛人士,亲自装扮出演等)也表明他具备搬演此剧的能力。但钞本的传播依然由于文本的、表演的、家世的原因而受阻。
  第四章揭露钞本的语言密码。《续琵琶》《楝亭集》《红楼梦》三者在构词、用典、曲韵等方面存在隐微而密切的互文因革。
  结语部分总述结论并对曹寅及其著述研究作一瞻望。曹寅作为封建官僚的一个独特范式,游走于满汉共治的二元社会,其《续琵琶》既表现了对统治政策的客观、理性思考,又暗寓了极具典范性的心灵感触和精神特质。一位在身份、地位、性情、心态等方面皆充满了矛盾色彩的文人在他的矛盾时代里,试图在家国沉浮与个人荣辱之间寻找平衡。曹寅其人其文的特异性足以支撑起相关研究的独立性,应进一步加强在文献整理、历史考据、文学诠释、文化建构等多层面的系统的互文性解读和多元化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