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我同一性与心理资本、父母/同伴依恋的相关性
【6h】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我同一性与心理资本、父母/同伴依恋的相关性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符号说明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自我同一性

2.2 父母/同伴依恋

2.3 心理资本

2.4 小结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工具

3.3 实施流程

3.4 质量控制

3.5 统计分析

第四章 研究结果

4.1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基本人口学资料及临床资料

4.2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我同一性状态得分及差异分析

4.3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心理资本、父母/同伴依恋与自我同一性状态相关性分析

4.4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我同一性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第五章 讨论与分析

5.1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我同一性状态现状

5.2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我同一性相关因素分析

第六章 结论

7.1 创新性

7.2 局限性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目的:
  调查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我同一性现状,探讨其自我同一性与心理资本、父母/同伴依恋的关系,为制定有效心理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方法,选取山东省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住院及门诊复诊的160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我同一性状态客观测量问卷第二版(EOM-EIS-2)、青少年学生心理资本问卷(PCQAS)、父母/同伴依恋问卷(IPPA)对患者进行调查。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录入、整理和分析,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
  1.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基本人口学及临床资料状况
  本研究选取青少年抑郁症患者160例,平均年龄(19.61±3.09)岁,年龄范围12-25岁。其中男女性患者、城市农村患者,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比例相当;19-25岁处于青少年后期的患者占多数(54.4%);初中及以下学历者28例(17.5%);在学患者93例(58.1%);轻度抑郁的患者100例(62.5%)。
  2.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我同一性状态得分及其在人口学和临床资料上的分析
  160名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自我同一性状态得分状况:自我同一性获得状态患者21人,占13.1%,得分范围为30~89分,平均得分(56.70±11.95);自我同一性延缓状态患者117人,占73.1%,得分最范围25~91分,平均得分(57.88±11.36);自我同一性早闭状态患者5人,占3.1%,得分范围17~81分,平均得分(46.61±15.08);自我同一性扩散状态患者17人,占10.6%,得分范围18~79分,平均得分(55.99±11.58)。
  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我同一性状态得分在年龄、教育水平、是否在学及是否与父母共同生活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自我同一性获得状态得分在抑郁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自我同一性扩散状态得分在抑郁程度上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
  3.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我同一性、心理资本与父母/同伴依恋的相关性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自我同一性获得状态得分与心理资本各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r=0.162~0.518,均P<0.05),与父母/同伴依恋各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r=0.216~0.374,均P<0.01);自我同一性延缓状态与心理资本的希望维度呈显著正相关(r=0.255,P<0.01),与自我效能维度呈显著负相关(r=-0.339,P<0.01),与父母/同伴依恋中的母亲依恋、同伴依恋呈显著正相关(r=0.175~0.226,均P<0.05);自我同一性早闭状态与心理资本的乐观维度呈显著正相关(r=0.226,P<0.01),与母亲依恋呈显著正相关(r=0.260,P<0.01);自我同一性扩散状态与心理资本的希望、乐观、自我效能维度呈显著负相关(r=-0.167~-0.347,均P<0.05);心理资本各维度与父母/同伴依恋各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r=0.181~0.582,均P<0.05)。
  4.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我同一性状态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分别以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各个维度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与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自变量分别纳入回归方程,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希望(β=0.285,P=0.003)、韧性(β=0.259,P=0.006)、父亲依恋(β=0.177,P=0.024)均显著正性预测自我同一性获得状态;希望(β=0.387,P<0.001)正性预测自我同一性延缓状态,而自我效能(β=-0.489,P<0.001)负性预测自我同一性延缓状态;乐观(β=0.262,P=0.01)、母亲依恋(β=0.197,P=0.016)均正性预测自我同一性早闭状态,同伴依恋(β=-0.169,P=0.037)负性预测自我同一性早闭状态;自我效能(β=-0.302,P<0.001)显著负性预测自我同一性扩散状态。
  结论:
  1.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大部分处于自我同一性延缓状态,其次是同一性获得状态、同一性性扩散状态,最后是同一性早闭状态。
  2.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自我同一性与心理资本、父母/同伴依恋多个维度具有显著相关性。同时心理资本、父母/同伴依恋多个维度均可不同程度预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我同一性状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