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输入假设的认知阐释与语言教学
【6h】

输入假设的认知阐释与语言教学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致谢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Review of Language Learning Theories

1.1 Behaviorist learning theory

1.2 Nativist learning theory

1.3 Krashen's learning theory

Chapter Two: Input Hypothesis

2.1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

2.2 Monitor hypothesis

2.3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2.4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

2.5 Input hypothesis

2.6 Summary

Chapter Three: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Theory

3.1 Schema

3.2 Assimilation

3.3 Accommodation

3.4 Equilibration

3.5 Summary

Chapter Four: Cognitive Assimilation Learning Theory

4.1 Meaningful learning

4.2 Cognitive structure and its variables

4.3 Mental mechanism of meaningful leaning

4.3.1 Subordinate assimilation

4.3.2 Superordinate assimilation

4.3.3 Combinational assimilation

4.4Summary

Chapter Five: Cognitive Interpretation of Input Hypothesis

5.1 Introduction

5.2 Prerequisites

5.3 Cognitive interpretation of input hypothesis

5.4 Summary

Chapter six: Implications to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6.1 Introduction

6.2 Implications to students' learning

6.2.1 Improving the learners' cognitive structure

6.2.2 Strengthen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new knowledge and the learner's original knowledge in his cognitive structure

6.3 Enlightenment to language teaching

6.4 Implication to compilation of textbooks

6.5 Summary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展开▼

摘要

输入假设是20世纪70年代未、80年代初由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克拉申提出的一套较为完整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同时,它也是二语习得研究中影响最大、引起争论最多的语言习得理论.即使今天,这种影响依然存在.克拉申的输入假设在有些方面与乔姆斯基关于第一语言习得的观点是相同的,比如语言习得机制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但是这两种理论的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克拉申指出,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语言输入和语言习得机制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在语言习得机制的作用下,再加上语言输入,学习者就会构建一系列第二语言的内在表达方式,换句话说,建构起一个独立与母语之外的语言系统(贾冠杰,1996). 克拉申在他的输入假设中提出了一个概念:可理解的输入.他认为只有学习者接受到可理解的输入(Krashen),语言知识才能被内化和吸收.但是遗憾的是,克拉申并没有指出什么样的语言输入才算是可理解的输入. 语言学习过程是一个学习者主动参与的认知过程.这一观点已被广大的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所接受.但就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西蒙(simon)和奈塞(Neisser)等人提出的信息加工理论已被广大的中外语言学家所熟知.而同为现代认心理学范畴的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还没有引起语言学界的充分重视.该文拟用度亚杰的认知结构理论和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理论进一步解释克拉申输入假设中的可理解的输入,以提高语言输入的质量,以达到促进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的目的. 全文共分六章,加上引言和结束语共八个部分. 第一章回顾了行为主义和天生论两种语言学习理论,此外,还对克拉申的输入假设作了简要的介绍. 第二章详细论述了输入假设中的五个相关的假设:习得/学习假设,监察假设,情感过滤假设,自然顺序假设和输入假设.一方面,该文肯定了输入假设在二语习得研究中的地位,另一方面,指出了问题之所在,即克拉申没有明确解释什磨输是可理解的输入. 第三章介绍了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这一理论不仅揭示了语言学习是一个认知过程,而且奠定了奥苏贝尔认知同化理论的基础(奥苏贝尔也是用认知结构来解释学习过程的). 第四章主要介绍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它主要包括意义学习理论,认知结构变量和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其中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又包括三种同化模式:下位同化,上位同化和并列结合同化. 第五章尝试用认知同化理论解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