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大众文化语境与女性文学写作
【6h】

论大众文化语境与女性文学写作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一、中国的大众文化

1、大众文化的概念分析

2、大众文化的本土化进程

3、中国大众文化的特点及审美特征

4、大众文化背景下女性写作的空前繁荣

二、中国的女权主义发展

1、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的兴起

2、中国女权主义的本土化进程

3、当代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概述及审美特征

4、从积极的方面看女性文学对大众文化的作用

三、大众文化语境下的女性写作危机及审美价值提升

1、危机的表现

2、产生危机的根源探析

3、女性文学如何面对消费文化下的审美流向转变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是对中国大众文化语境与女性文学写作之间关系的探讨。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的兴起,大众文化迅速地在中国崛起,有关大众文化的研究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成为90年代以来人文学科最热门的课题之一。与此同时,随着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的兴起及其文学理论的传播,中国的女性意识开始觉醒,从张洁、张辛欣、池莉,到林白、陈染再到七十年代出生的女作家,她们具有性别色彩的写作成为中国文坛上一道亮丽的风景。大众文化一方面为女性写作提供了更加宽阔的创作空间,另一方面又因为其强烈的渗透性,借助于自身信息和受众的大量性、形式的流行性和模式化、观赏的日常性和效果的愉悦性以及商业性等特征,使女性写作陷入了文化和商业的双重陷阱。本文试图对大众文化语境下的女性文学创作进行分析,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探索和构想。 全文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论中国的大众文化。本部分首先就大众文化的西方理论渊源进行梳理,分析了中国大众文化的本土化进程,进而揭示出中国大众文化的特点及审美特征。这一大众文化背景为中国的女性写作的空前繁荣在审美价值取向、商业运作方式以及语境上提供了更为自由的空间。 第二部分,论中国的女权主义发展。追溯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的兴起及其在中国的发展,概述当代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的审美特征。中国当代的女性文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大众文化的解构和多元化,并且在张扬女性意识的同时,借助于大众文化的巨大渗透力对中国大众进行了无意识的启蒙。 第三部分,大众文化语境下女性写作危机及审美价值提升。进入90年代的女性写作在大众文化的商业性、消费性的影响下,表现出功利性特征,其危机表现为:“形象”消费下的“看”与“被看”、商业因素制约下的媚俗化倾向及模式化写作下的审美价值的缺失。这些危机是由中国女权主义运动的背景缺失、双重话语权的缺失和受众的复杂性导致的。因此,女性文学要在消费文化下保持其长久生命力,笔者认为,一方面女性文学应该倡导双性和谐的性别诗学理想,另一方面还需要注重对个体生命意识的关注,提升其人文价值主题。 总之,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大众文化语境与女性写作之间关系的探讨,总结出大众文化与女性写作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关系,针对当代女性文学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危机提出科学的构想,继而促进大众文化与女性文学的共同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