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村民自治的异化:“村官自治”现象探析——以山东省Z市L村为分析案例
【6h】

村民自治的异化:“村官自治”现象探析——以山东省Z市L村为分析案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一、基本理论阐述

(一)应然状态的村民自治

1、村民自治的界定

2、村民自治的实质

3、村民自治中村委会及其成员的职责

(二)实然状态的“村官自治”

1、村官的界定

2、“村官自治”区别于村民自治的本质

二、L村“村官自治"现状

(一)L村的概况

(二)L村“村官自治”现象

1、村官操纵选举

2、村官全权决策重大村务

3、村官剥夺村民的的民主管理权

4、村官无视村民的民主监督权利

三、“村官自治”的危害分析

(一)“村官自治”容易诱发村官腐败

(二)“村官自治”严重影响我国农村的民主化进程

(三)“村官自治”现象严重影响农村政治认同

四、“村官自治”的原因分析

(一)“村官自治”的经济原因

1、农村总体落后的经济状况的制约

2、利益关联度的不断下降弱化了村民与村官之间的联系

3、“理性人”意识与税费改革共同冲击着村干部的行为选择

(二)“村官自治”的政治原因

1、对原有自上而下的治理思路的路径依赖

2、压力型体制的束缚

3、相关法律不完善的制约

4、农村民主运行机制不健全的影响

(三) “村官自治”的文化原因

1、家族、宗族意识在农村影响深远

2、权力本位意识、人治思想在农村比较盛行

3、远离政治的习惯心理在农村表现突出

五、遏制“村官自治”现象的对策探讨

(一)发展农村经济奠定村级民主的经济基础

1、搞活农村经济,奠定村级民主的物质基础

2、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为村民自治提供新的动力基础

(二)完善体制、机制奠定村民自治的政治基础

1、改善乡村关系,破除压力型体制的束缚

2、完善与村民自治相关的法律制度

3、健全农村民主运行机制

(三)塑造现代政治文化奠定村民自治的文化基础

1、消除臣民意识,构建民主型政治文化

2、改造小农意识,培育参与型政治文化

3、改变人治传统,建设法治型政治文化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从我国《宪法》第111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村组法》)相关规定可以看出我国农村法定的治理模式是村民自治。此外我们注意到,中共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认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要将基层民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1并首次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范畴。无疑,这是我们党在新时期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生动体现,这也更进一步地在国家政策上明确了村民自治的定位和走向。 村民自治是村民在行政村范围内,依托村民委员会,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制度设置。所以,实行村民自治不只是放权到村,更重要的是放权与民。推行村民自治的十余年来,我国几乎所有的村庄都建立了村民自治组织,广泛宣传和推行村民自治,但现实中真正达到《村组法》所规定的应然状态并进而实现村民自治的制度设计目标的状况却不容乐观。实证研究表明,当前中国农村大多数村庄的村民自治仍处在能人治理阶段。2农村能人尤其是村干部在村庄公共权力体系中居于支配地位,控制着村民自治的实际运作过程,于是在很多地方村民自治遗憾的异化为“村官自治”。笔者所调查的L村即是如此,L村在村级治理中享有支配权的不是广大村民,而是少数村级领导人如村支书、村委会主任等;不是建立在法律规范和共同意愿的基础上并依照明确的规范和程序进行的治理,而是以村干部个人权威为基础并依照个人意志进行的治理。“村官自治”是一种由少数人实际执掌村治权力的治理,它在实际运行中出现的村官专制倾向以及对农民民主权利的侵蚀、对乡村社会和谐建设的负面影响足以引起人民的担忧。因此,了解村官自治的实质及危害,分析其产生与存在的根源,探索如何超越这种村级治理方式的弊端,对于实现真正的村民自治,发展农村基层民主意义重大。 为了探析村民自治在实际运行中异化为“村官自治”现象,本文选取了笔者的家乡L村作为个案进行实证调查,以该村出现的村官控制村级权力、形成村官自治的诸种表现为切入点展开论文。本论文共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交代了基本理论问题,对村民自治的应然状态及“村官自治”现象的实质进行了理论探讨;第二部分通过第一手资料,展示了“村官自治”的现实表现状况;第三部分在现实状况展示的基础上,运用相关理论分析了“村官自治”的危害;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为本论文的核心部分:第四部分从经济、政治、文化的角度较为深刻地分析了产生和存在“村官自治”现象的原因。基于第四部分的分析,第五部分尝试提出构建与基层民主运行相适应的经济、政治、文化基础,为有效杜绝“村官现象”的产生、实现村级基层民主政治提供了具有实践意义的探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