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职大学生人际关系、人格特质、应对方式及其关系研究
【6h】

高职大学生人际关系、人格特质、应对方式及其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关于人际关系的研究

1.1.1 人际关系的概念

1.1.2 人际关系理论

1.1.3 人际关系的行为模式

1.1.4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相关研究

1.2 关于大学生人格特质的研究

1.2.1 人格的概念

1.2.2 关于人格特质的理论

1.3 关于应对方式的研究

1.3.1 应对的概念

1.3.2 应对方式的有关研究

1.4 问题提出和研究假设

2 研究方法

2.1 施测方法

2.2 被试的选择

2.3 研究工具

2.3.1 大五人格问卷

2.3.2 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

2.3.3 应对方式问卷

2.4 数据的统计与处理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高职大学生人格特质问卷测试结果

3.1.1 高职大学生人格特质测试结果

3.1.2 高职大学生大五人格的人口统计学分析

3.2 离职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度测试结果

3.2.1 高职大学生人际困扰程度的特点

3.2.2 高职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的人口统计学分析

3.3 高职大学生应对方式测试结果

3.3.1 高职大学生因对方式总体状况

3.3.2 高职大学生应对方式的人口学统计分析

3.4 高职大学生人格特质、应对方式与人际关系的关系分析

3.4.1 高职大学生人格特质、应对方式与人际关系的相关分析

3.4.2 高职大学生人际关系与人格特质、应对方式的多元回归分析

4 分析与讨论

4.1 高职大学生人格特质的检验结果分析

4.1.1 高职大学生人格特质人口统计学分析

4.2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4.2.1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基本情况

4.2.2 高职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

4.3 高职大学生应对方式现状及影响因素

4.3.1 高职大学生应对方式的总体状况

4.3.2 高职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

4.4 高职大学生人格特质、应对方式与人际关系的关系分析

4.4.1 高职大学生人际关系与人格特质的关系

4.4.2 高职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4.4.3 高职大学生人际关系与人格特质、应对方式的关系

5 总结

5.1 结论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高职大学生人格特质、应对方式与人际关系困扰三者之间在性别、专业、生源地和家庭月收入四个方面所存在的差异以及高职大学生人格特质、应对方式与人际关系困扰三者之间所存在的关系。
   透过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300名在校高职大学生,对其测大五人格量表、应对方式量表和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以期探讨高职大学生人格特质、应对方式与人际关系困扰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1)高职大学生人格特质在专业和家庭月收入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生源地的高职学生在开放性上有显著差异。
   (2)高职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状况尚属良好,不同性别的离职大学生在人际困扰总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家庭月收入的高职大学生在人际困扰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在交谈困扰度、交际与交友困扰度和同异性交往困扰度上的得分有显著差异;
   (3)不同性别的高职大学生在求助应对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生源地的高职大学生在退避因子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高职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在家庭月收入上的得分没有显著差异。
   (4)高职大学生的人格特质、应对方式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有预测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