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6h】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研究背景

1.1.2问题提出

1.2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1.2.1研究目的

1.2.2研究方法

1.3研究意义

1.3.1理论意义

1.3.2实践意义

第二章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及中学生音乐学习心理概述

2.1非指导性教学理论概述

2.1.1非指导性教学的基本思想

2.1.2非指导性教学的基本原则

2.1.3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主要实施过程

2.2中学生的音乐学习心理特征

2.2.1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殊性

2.2.2中学生的音乐学习心理发展特点

第三章 中学音乐教学的实际状况调查——以烟台市区为例

3.1中学音乐教学的实际状况调查

3.1.1调查目的、范围及调查方式

3.1.2关于中学生在教学中音乐学习方面的调查

3.1.3 关于中学音乐教学方式的调查

3.1.4 关于中学音乐教学内容的调查

3.2中学音乐教学的调查问题分析

3.2.1音乐能力水平与学生心理发展不平衡

3.2.2教学方式未与学生心理发展相适应

3.2.3教学内容不能满足学生音乐需求

第四章 应用非指导性教学理论进行音乐教学

4.1主动创设非指导性音乐教学情境

4.1.1与学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4.1.2鼓励学生发散音乐思维

4.1.3优化整体音乐教学环境

4.2运用学生自主音乐学习的教学方式

4.2.1教师进行适当引导

4.2.2学生对音乐学习的主动参与

4.3 应用多样化的音乐教学内容

4.3.1教师创造性的使用音乐教材

4.3.2扩展相关的音乐文化知识

4.4进行非指导性音乐教学评价

4.4.1学生的自我学习评价

4.4.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展开▼

摘要

在学校教育中,中学教育是学生学习和心理发展至关重要的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世界观和审美观,在进行知识教育的同时,应当进行有效的音乐教育,发挥音乐的教育作用。目前,中学音乐的教学内容以既定教材为基准,教学过程中,在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与教学方式的选择结合上很少考虑,教师主动施教,学生被动接受,导致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缺失。这不仅需要教育工作者改进教学方式、寻求新的教学策略,更要从学生的心理出发,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心理沟通。
  20世纪中叶,在美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潮就对教学中的学生心理进行了关注。卡尔·罗杰斯提出了非指导性的教学理论,即:教学活动应把学生放在教师与教材的居中位置,把学生的“自我”看作教学的根本要求,所有的教学活动不仅要服从“自我”的需要,而且也要围绕着“自我”进行。非指导性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心理,强调教学中的个性化评价。在音乐教育中我们也应当学习和借鉴这种“以人为本”的教学观,认识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革新音乐教学模式,从而有效地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水平,实现音乐的教育价值。
  文章全文包括四个章节:第一章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意义;第二章对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和中学生音乐学习心理特征进行概述,为文章的展开打下理论基础;第三章对中学音乐教学实际状况进行区域范围内的问卷调查,列出调查数据表,阐述调查结果,并对调查结论进行分析,发现教学问题;第四章尝试应用具体的教学策略解决教学问题,达到“非指导性”的教学目的。
  本文立足于先行理论研究成果,旨在在充分了解中学音乐教学所存问题的基础上,遵循学生音乐学习的学习心理特点,应用非指导性教学理论进行中学音乐教学,为之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