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幼儿教师性度分布状况调查及性度优化建议
【6h】

幼儿教师性度分布状况调查及性度优化建议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性别角色的定义

2.2 学前教育相关知识介绍

2.3 研究问题的提出

2.4 研究的进步与意义

2.5 性度与性别角色的相关研究介绍

2.6 男女职业分工的形成

2.7 性度与性别角色的共同点以及差异

2.8 双性化人格理论

3 研究程序

3.1 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法

3.2 研究方法2:访谈记录

3 . 3. 不同性别度的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表现

3.4 访谈总结

4 研究结论

5 性度优化建议

5.1 工作适应建议

5.2 家庭生活和谐建议

5.3 人际互动性

5.4 个人职业成长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心理学认为世界上不存在完全意义上的男性和女性,任何个体都是男女两性特征的结合体,而性度概念就是用来衡量个体身上存在的男女特征差异的心理学概念。本论文采用贝姆性别角色量表作为测量工具,将幼儿园教师的性度作为施测对象,了解到幼儿教师的性度分布状况;同时加入了幼儿园教师个案访谈的实例,了解幼儿园教师的性别角色观念;通过问卷调查以及访谈,我们了解到虽然幼儿园教师的性别角色以双性化人格为主;作为幼儿园教师,双性化的个体在工作岗位上应该改变以往的性别角色观念,在工作中以双性化的人格特质影响儿童;现今社会的性别角色观念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为此我们从四个方面对幼儿教师提出性度优化的建议,分别为工作适应建议,家庭和谐建议、人际互动建议、个人职业成长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