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里克纳品格教育思想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启示
【6h】

里克纳品格教育思想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启示

代理获取

摘要

美国的品格教育运动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参与的学校和人数众多,对于帮助当时的美国度过道德危机的严峻考验发挥了不容小觑的作用。社会各界对品格教育投入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支持,品格教育思想逐渐成为美国学校的主流道德教育思想,对于道德问题的解决、道德规范的形成和道德体系的建立上都有很大影响,为其他国家的学校教育发展和改革提供合理和有价值的参考。
  托马斯·里克纳是美国品格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品格教育运动的积极倡导者和践行者。他提出了品格教育的以尊重和责任为核心的十种基本美德,完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位一体的综合德育模式,并提出品格教育的十一条评估原则以及针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实践策略。在对里克纳的品格教育思想进行了解和研究后,对于应对我国现阶段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观多元化给学校德育造成的挑战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本文通过运用资料分析法、综合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对里克纳的品格教育思想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对我国学校德育提供有益启示。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研究这个课题的必要性,介绍里克纳品格教育思想国内外研究现状,了解国内外研究已取得的成果和待深入研究之处。
  第二部分为里克纳的品格教育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和理论基础。分析社会背景,80年代的美国实行新保守主义政策,主张恢复传统的家庭和价值观念,并且当时社会存在青少年行为失范的严重问题。在理论基础方面,以亚里士多德的美德伦理学,科尔伯格的认知发展心理学和杜威的实用主义德育理论为基础。
  第三部分为里克纳品格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品格教育的构成要素、评估原则和实践策略。品格教育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基本要素。里克纳提出“有效品格教育的十一条原则”,具体可概括为导向性、实效性和整体性三个方面。里克纳设计和提出了品格教育的具体实践策略,将家庭、学校、社区三方面相结合。
  第四部分为对里克纳品格教育思想的评价,包括做出的贡献以及现存不足之处。理论贡献是对传统品格教育的吸收借鉴、批判超越,吸取理论基础中有价值部分与实际相结合,注重传统美德在现代的实用价值。在实践上,里克纳创立了综合性德育新模式,建立制度机制来保障品格教育的开展,提倡家庭、学校和社区相结合。不足之处是具有保守性和唯心主义色彩,家庭和社会中存在一定的阻力。
  第五部分为里克纳品格教育思想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启示。我国学校的道德教育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并且重视我国优秀传统道德文化资源,加强对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培养,努力使家庭、学校和社会相互联系、互动合作,共同营造出良好的德育环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