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校教师教学专业化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探究——以山东某高校为例
【6h】

高校教师教学专业化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探究——以山东某高校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1.选题缘由

2.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1.国内研究综述与相关法律政策

2.国外研究综述与相关法律政策

3.简评

(三)研究方法

1.文献法

2.历史分析法

3.问卷调查法

4.个案研究法

(四)相关概念界定

1.高校教师

2.教学专业化

3.高校教师教学专业化

一、高校教师教学专业化的理论基础

(一)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二)建构主义理论

1.建构主义的知识观与学习观

2.建构主义教学观

二、高校教师教学专业化发展的现状与问题调查

(一)问卷调查情况简介

1.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2.调查形式

3.调查过程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1.关于教师职业认知的调查

2.关于教学综合素质的调查

3.关于教学、科研、进修方面的调查

三、高校教师教学专业化发展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一)职前阶段

1.准高校教师缺乏正确的教师观和教学观

2.职前阶段高校教师培养过程不完善

(二)职后阶段

1.职后阶段高校教师管理制度不完善

2.高校教师教师偏重科学研究,轻视教学能力

3.高校教师对教学研究积极性不高

四、促进高校教师教学专业化的对策与建议

(一)政府层面

1.完善高校财政拨款与评估制度,重视教学工作

2.加大教学投入,扩大教师编制,降低师生比

3.建立和完善高校教师培养体系

(二)高校层面

1.观念层面

2.制度层面

(三)个人行动层面

1.合作与反思性教学相结合

2.开展教学行动研究

3.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改革与创新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高校教师教学专业化的提出,其落脚点指向高校教师的教育质量。伴随着高校职能的多样化,许多高校已经无法对自身做出一个清晰的定位,开始随波逐流,淡忘了教师作为一个“知识的传播者”的存在,淡忘了教学对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科技发展的迅猛化,国际环境的复杂化以及国家间竞争的白热化,已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教育质量是我们须要坚守的最后一道防线。现如今,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发展的阶段,学生数量迅速增长,师资问题日益突出,教育管理难度不断加大,如何保证各大高校的教育质量是当今教育界值得深思的课题。
  高校教师,是教育界的精英,是保证高校教育质量的一线工作人员。提高高校教师的教学专业化水平,将会是提高教育质量最为直接的一步。本研究以山东某师范大学的189名高校教师为调查对象,针对该校教师的教学现状展开了调查,调查发现50.79%的教师表示自身教学专业化发展的“内动力不足”,学校内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十分严重。教学活动边缘化,“科研第一位,教学无所谓”,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因此,本文从高校教师的教学专业化发展入手,呼吁全国对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视,提高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
  本研究总共分了五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分别介绍了本研究的选题缘由,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方法以及相关概念界定;第二部分介绍了高校教师教学专业化的理论基础,包括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第三部分是高校教师教学专业化发展的现状调查,分别对山东某高校教师的职业认知、教学综合素质,教学、科研、进修基本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做出了相应的数据分析;第四部分主要是高校教师教学专业化问题的归因分析,总结并归纳出了高校教师在职前、职后教学专业化发展所存在问题的原因;第五部分分别从观念政策层面、实践层面及个人行为层面对高校教师教学专业化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