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自主营建视角下的徽州传统民居建筑生成研究
【6h】

自主营建视角下的徽州传统民居建筑生成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摘 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对象和内容

1.2.1研究对象

1.2.2研究内容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徽州传统民居研究概况

1.3.2国内外自主营建研究综述

1.4研究意义和目的

1.4.1研究目的

1.4.2研究意义

1.4.3创新点

1.5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研究方法

1.5.2研究框架

第二章 徽州传统民居自主营建田野调查

2.1动工前的筹备

2.1.1建筑的选址

2.1.2营建材料

2.1.3营建能人

2.1.4筹备方式

2.2新建筑建造过程

2.2.1地基和基础的处理

2.2.2外墙的砌筑

2.2.3木构架的建造

2.2.4屋顶的建造

2.3 生活中的“日常营建”

2.3.1“两者之间”—从私密到公共的过渡

2.3.2外部空地—自主营建范围的延伸

2.3.3建筑局部的改造和修缮

2.3.4建筑整体的改造和修缮

第三章 自主营建与建筑师主导建造方式对比分析

3.1从建筑师主导到村民自主营建

3.1.1建筑师主导—常规的建造方式

3.1.2自主营建—有别于建筑师主导的建造方式

3.2个人需求表达的对比

3.2.1营建技术的近人性

3.2.2营建方式的人性化

3.2.3营建中的人文关怀

3.3建造参与人员的对比

3.3.1自主营建中的“自建”

3.3.2自主营建中的“他建”

3.4建造与环境的关系对比

3.4.1自主营建对自然环境的回应

3.4.2自主营建对社会环境的回应

3.5演变方式的对比

3.5.1徽州传统民居建造的可逆性

3.5.2从局部改造到整体再生

3.5.3经济、实用和传承—继承与发展的统一

3.6本章小结

第四章 徽州传统民居建筑生成过程与特征研究

4.1从自主营建到建筑生成

4.1.1从自主营建的角度分析物质空间的必要性

4.1.2徽州传统民居建筑生成研究思路

4.2徽州传统民居建筑生成主导因素

4.2.1风水理念

4.2.2宗族意识

4.2.3营建能力

4.2.4行为需求

4.3徽州传统民居建筑生成过程分析

4.3.1以三合院为基本单元的建筑主体

4.3.2灵活多变的辅助空间

4.3.3巷道:私有观念和公共利益的博弈

4.3.4外部公共活动空间

4.4徽州传统民居建筑生成特征

4.4.1记忆与遗忘

4.4.2秩序与自由

4.4.3人之设计与人之行为

4.5本章小结

第五章 徽州传统民居自主营建的思考与启示

5.1基于自主营建的建筑生成原则总结

5.1.1以村民为核心的多方参与原则

5.1.2积极回应环境的建造原则

5.1.3公共秩序下的灵活变通原则

5.1.4延续村落脉络的继承发展原则

5.2当代乡村建设的问题分析

5.2.1建筑师主导建造模式的干涉

5.2.2村民参与度降低

5.2.3建筑和空间的同质化

5.3建筑师协助下的乡村建设策略

5.3.1建筑师角色的转变

5.3.2从抽象设计到“物质”建造

5.3.3积极回应环境

5.3.4留出空间,留出可能

第六章 结语

6.1本文主要观点总结

6.2继续研究的可能性建议

附录一:徽州传统民居自主营建调查问卷

附录二:徽州传统民居田野调查备忘录节选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致 谢

展开▼

摘要

本文以宏村、屏山、南屏、于村、叶村等徽州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以历史资料和既有研究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开放型访谈、参与型观察、问卷调查等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对徽州民居自主营建进行了详细的田野调查。通过自主营建与建筑师主导两种建造方式的对比分析,总结自主营建的建造特征,以此为基础讨论徽州民居建筑生成过程。在理论上,深入挖掘徽州民居自主营建过程,建立自主营建与建筑生成的关系,分析总结自主营建视角下的徽州民居建筑生成过程和特征,为从自主营建的角度研究传统民居建筑生成提供参考。在实践中,总结基于自主营建的建筑生成原则,反思现阶段乡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为建筑师更好地参与乡村建设提出相应策略。 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介绍了研究背景、对象、方法、目的以及相关研究基础,是全文的理论准备。第二章是对调研资料的整理和归纳,从动工前的筹备、新建筑建造过程和“日常营建”三个方面具体、真实地记录自主营建建造过程和人的行为事件。第三章通过与建筑师主导的建造方式对比,从建筑学专业的角度对自主营建的过程和人的行为进行分析,总结自主营建的建造特征。第四章论述了从自主营建的角度研究传统民居空间的必要性,并将前文对自主营建特征的分析应用到徽州民居建筑生成过程,总结生成特征。第五章总结基于自主营建的建筑生成原则,并分析当前乡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设策略。第六章是对文章的总结和展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