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烟草种子油的毒理学评价及降脂功能研究
【6h】

烟草种子油的毒理学评价及降脂功能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对烟草种子油的急性毒性、遗传毒性及30d喂养试验毒性进行评价,并探讨烟草种子油对高脂模型大鼠的降脂作用。
  方法:
  1、运用霍恩氏法,对小鼠进行急性经口毒性试验,计算烟草种子油对小鼠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
  2、采用Ames试验,观察不同烟草种子油剂量组对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变菌落数的影响。
  3、进行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比较不同烟草种子油剂量组对小鼠微核率的影响。
  4、采用骨髓嗜多染红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观察并比较不同剂量烟草种子油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率的影响。
  5、健康SD大鼠80只,雌雄各半,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烟草种子油低、中、高剂量组(5、10、20g/(kg·bw·d)),每组雌雄各10只,将烟草种子油掺入饲料中,按体重的10%折算,将受试物剂量按每100g体重摄入的量折算为饲料量,每天观察进食及活动情况,每周称体重并记录食物摄入量。30天后,禁食12h,大鼠称重后给予戊巴比妥钠60mg/kg麻醉,腹主动脉取血,测定血常规及血液生化指标;留取完整肝脏、肾、脾、睾丸、卵巢称重,计算脏体比,HE染色观察以上组织的病理学改变,观察有无病变。
  6、60只SPF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A组为基础对照组,2ml/(kg·bw·d)蒸馏水灌胃;B组为高脂对照组,2ml/(kg·bw·d)蒸馏水灌胃;。C、D、E为烟草种子油低、中、高剂量组,灌胃给予烟草种子油2、4、6ml/(kg·bw·d),除A组给予基础饲料喂养外,其余各组均饲喂高脂饲料,共持续6周。于末次灌胃并禁食12h后,按体重给予戊巴比妥钠60mg/kg麻醉,测量体长并称重,计算Lee’s指数,腹主动脉取血,检测大鼠血清生化指标的浓度并计算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分离肝组织及肾周、生殖器周围、肠系膜周围脂肪,计算体脂比,留取肝脏组织,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的病理学改变。
  结果:
  1、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14d内未见有中毒和死亡现象,LD50>21,500mg/kg。
  2、受试样品各剂量组回变菌落数均未超过自发回变菌落数2倍,亦无剂量-效应关系,对鼠伤寒沙门氏菌TA97、TA98、TA100、TA102四株试验菌株,在加与不加S-9时,均未呈现遗传毒性。
  3、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微核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烟草种子油各剂量组的微核率均低于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P<0.05)。
  4、雌、雄小鼠烟草种子油各剂量组的染色体畸变率相比阳性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阳性对照组染色体畸变率相比阴性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
  5、30d喂养结束后,未见试验动物有中毒及死亡状况,体重、食物利用率、脏体比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血常规及血液生化指标ALT、AST、BUN、Cr、GLU、ALB、TP、TC、TG均在正常范围内,与各自对照组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HE染色病理观察显示,除高剂量组部分肝组织可见少量脂肪空泡,其余各组大鼠主要脏器未见病理学改变。
  6、烟草种子油各剂量组脂体比均较高脂模型组有所下降;各组之间Lee’s指数均无显著性差异;高脂模型组AI值最高,其余各组AI均显著降低,且随着烟草种子油剂量的升高AI值降低程度越大;与高脂模型组相比,烟草种子油低、中、高剂量组TC、LDL-C含量较高脂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TG含量较高脂模型组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烟草种子油高剂量组HDL-C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组无统计学差异,HE染色观察结果显示烟草种子油干预后,脂变细胞数量、脂肪空泡、炎性浸润及核溶解较高脂对照组明显减轻。
  结论:
  1、根据对烟草种子油的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三项遗传毒性实验及30d喂养试验的结果,证实烟草种子油在本实验范围内无明显毒作用。
  2、通过对高脂模型大鼠血生化指标的检测及病理学观察,证实烟草种子油具有一定的降脂活性。
  3、通过对烟草种子油的毒理学评价及降脂实验,结果表明烟草种子油有望成为一种保健功能油类产品,但对人体的功效还有待进一步的实验及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